宁政办〔2022〕23 号,金融业的社会经济核心地位日益凸显,在不同层次挂牌交易的企业达到 257 家,全市债券发行规模 86.12 亿元
苏政办发〔2022〕28号,2022年力争支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贷款余额超过5000亿元,全省涉农贷款发放余额突破5万亿元
茂府办〔2022〕18号,结合茂名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规划,加强金融与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健全金融与茂名市产业发展的协调联动发展机制
升级改造我要贷款平台,打造现代化融资服务平台;深化信用体系建设;开发和推广智慧金融产品,实现客户线上自助贷款申请
合政办〔2022〕12号,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确立1234合肥市金融业发展目标;六项主要措施和发展重点;5项保障措施
肇府函〔2022〕40号,三甲医院翻番,50%以上的妇幼保健院达到二甲等级,在端州区城西片区选址建设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院,设置床位1200张
1.65万名残疾人得到生活困难补贴,2.39万名残疾人得到重度护理补贴,两项补贴覆盖率100%,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9.9%
平政办发〔2022〕21号;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5%;按病种付费的住院费用占全部住院费用的比例达到70%;跨省直接结算率达到70%
咸政发〔2022〕4号,力争全市完成植树造林110万亩,义务植树4000 万株,森林抚育300万亩,加快城市道路绿化.森林公园等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碳汇能力
南府办〔2022〕13号;控制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推动煤电等行业探索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实现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80%以上,增加生态系统碳汇
技能山西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知识技能型就业培训体系和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基本建立;公共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城乡宜居环境共建共享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7%以上,形成1个城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1个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92%左右,市域城镇常住人口达到1200万人,城镇化发展方式全面转型,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取得积极进展,一主两副多点的城镇空间结构更加清晰,城镇常住人口超过80万人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5%,经济实力位列长三角中心区县级城市前30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万元,研发经费占3%
一核即市域发展主体核心;两翼即两大产业卫星城;三极即市域三大发展级;一带即涡河生态经济带;两轴即谯城—利辛城镇发展轴和蒙城—利辛城镇发展轴
城镇化率达到 60%左右,中心城市集聚20万城镇人口;融山,水,田, 城,村为一体的国际精品旅游城市;布局文化旅游千亿级产业和清洁载能产业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取得积极进展,一主两副多点的城镇空间结构更加清晰,城镇常住人口超过80万人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5%,经济实力位列长三角中心区县级城市前30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万元,研发经费占3%
一核即市域发展主体核心;两翼即两大产业卫星城;三极即市域三大发展级;一带即涡河生态经济带;两轴即谯城—利辛城镇发展轴和蒙城—利辛城镇发展轴
城镇化率达到 60%左右,中心城市集聚20万城镇人口;融山,水,田, 城,村为一体的国际精品旅游城市;布局文化旅游千亿级产业和清洁载能产业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63%左右;一城六带五组团多节点城镇空间布局和城镇体系更加优化;达到 50 个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实现城乡绿色发展颜值更美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1%左右;长三角中轴枢纽地位更加凸显;城乡发展差距,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缩小到1.7:1
全市常住人口突破1400万,服务人口1800万左右,建设成为全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示范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到 1.85:1 以内
平政办发〔2022〕47号;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发展的一心六极多点城镇格局;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增强城镇产业支撑能力;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中心城区城镇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80万人,区位条件较好的乡镇,培育打造20个左右承担全市特色产业,乡镇城镇常住人口规模约80万人
淮城融组办〔2022〕3号,围绕2035年建成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北的总目标,新型城镇化主要发展指标13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总体完成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1.5%,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显著提升,两极两带三轴六湾区城镇化空间格局更加优化,福州都市圈,厦漳泉都市圈影响力,竞争力大幅跃升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以上,打造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以及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实现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