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将继续注重协调发展战略,始终坚持“全域一盘棋”发展,实施城市更新、乡村建设行动,城乡将再一次深化互动,不同年龄层次、教育背景、收入水平的群体相互促进。
徐州依然会坚持生态优先战略,统筹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美丽田园乡村和美好文明家园,用良好的环境质量为人民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徐州还将实施共建、共治、共享战略,努力丰富完善“四位一体”社会善治模式,切实提G人民生活质量。
围绕坚守实体经济,《纲要》提出重点构建“6+4”先进制造业和“6+3”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所涉及的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集成电路与ICT、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等产业,既有一批本土品牌企业为支撑,又符合现代产业发展导向。
在推动跨省际区域协同发展、实施黄河故道沿线综合开发、建设淮海国际陆港、打造美丽中国徐州样本、弘扬淮海战役精神、总结推广“马庄经验”、打造汉文化传承和旅游目的地等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徐州在全国全省独特的战略定位和特殊的使命担当。
附件: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规划纲要》包括序言和11篇37章119个小节及若干专栏图表,8万多字,总体框架分为三大板块,阐明编制依据和重大意义,分析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提出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江苏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业务收入超过4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力争达到1.6万亿元,新建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0个,新建省级数字农业基地100个
江苏J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2016年盐城遭受接近G等级的EF4级龙卷风袭击,2020年江苏经历有记录以来长梅雨,长江水位超历史J值
制造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G,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降低17%,鼓励部分行业碳排放尽早达峰,重点行业和企业绿色安全生产方式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宜工信[2021]121号,宜兴信息化整体水平处于省内县级市L先水平,智慧宜兴普惠化应用格局体系,可信、 可靠、可控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等智慧城市发展体系
江西将以数字设施化、设施数字化为主线,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布局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实现G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新房,二手房成交均价年波动幅度控制在合理区间,至2025年实现房价涨幅与居民收入增长相适应,进一步拓宽公共租赁住房渠道,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
苏政办发〔2021〕62号,江苏省将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七大行动,以10家以上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为骨干,以N家工程技术创新平台为桥梁的1+3+10+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阐明常州市智慧城市建设背景,总体设计,总体架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保障措施,是今后五年常州市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文件和行动纲L
构建苏北鲁南交界区医疗卫生中心为发展定位,以多面建设健康连云港为统L,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多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要求相适应的健康连云港
通政办发〔2022〕44号,到2025年,全市粮食加工业年总产值稳定在360亿元以上,年粮食购销总量维持在2000万吨以上,全市粮食仓储能力达到330万吨
南通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13.5%,新一代信息技术带动相关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两化融合指数达到70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