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南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绿色G质量发展超越的远景目标为:G质量建成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全方位展示“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南平。全市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再上新的更大台阶;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绿色G水平发展创新型城市多面建成;七大绿色产业结构多面优化,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经济体系基本形成;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建成法治南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附件: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声明: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索引号:QZ00101-0300-2021-00039,数字泉州建设和数字产业集群发展形成新G地,研发经费投入增长率年均增长20%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 13%
闽政办〔2021〕58号,到2025年,福建省国家创新型省份格局基本形成,年均增长18%以上,科技综合实力全国排名进入前12位
打造协同G效的数字政府,发展融合创新的数字经济,建设共治共享的数字社会,构建赋智赋能的数据体系,布局集约智能的新型基础设施,筑牢可信可靠的网络安全屏障
构建泛在智联的数字底座;激活有序流通的数据要素;发展创新发展的数字经济;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社会;打造多元协同的数字政府
五个双百:教育财政投入200亿元以上;建设约200所学校;创建240所以上各级各类出色学校;培养200名市级以上优秀校长;培养200名以上省级名优教师
明确重点工作和重点工程,共七个方面,7项重点工作,10项重点工程;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打造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提G资源利用效率
漳政办〔2022〕21号,能源生产总量达840万吨标准煤,全社会用电量达到381亿千瓦时,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为31.9%,提升LNG接收储运能力
城乡残疾人技能培训5500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覆盖率达到100%;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率达到100%;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含)以上
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左右,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80%以上,力争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20亿元
加快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力争建成1家以上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建设数字档案共享服务体系,扩大一网查档,异地出证惠民服务覆盖面
明确了创建革命老区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等五个示范区;明确了发挥数据关键生产要素作用释放数据资源价值等六大重点任务
榕政办〔2022〕2 号,力争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6万亿元,G新技术企业超过4000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超过320个,G成长企业达到200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