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范围:主要包括西安市全域(含西咸新区),以及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三市部分区县,杨凌示范区,面积2.06万平方公里,2020年底常住人口1802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约1.3万亿元。
规划期至2025年,远景展望到2035年。
★ 到2025年,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非省会功能有序疏解,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周边城镇发展水平和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城市间同城化协调发展机制更加健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协调。
★ 到2035年,现代化的西安都市圈基本建成,圈内同城化、全域一体化基本实现,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
《规划》明确,都市圈突出西安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其他中小城市比较优势,形成“一核、两轴、多组团”的发展空间格局。
附件:关于印发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通知

公路总里程突破19万公里,G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7000公里,省际出口数量达到29个,普通国道二级以上公路比重达到75%,省道三级以上公路比重达到70%
州政办发〔2022〕39号;初步形成新时代甘南州防震减灾现代化体系,地震监测预测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治,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和地震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G
明确了十四五期间陕西省森林草原林防灭火工作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是本阶段陕西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行动指南
新建数字农业农村示范基地50个,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200亿元,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0%以上,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超过40%
生猪存栏达到1000万头以上,力争达到1200万头,牛,羊和家禽存栏分别达到180万头,1500万只和1亿羽,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超过65%,产值达到1200亿元
建立农民合作社规范管理长效机制;健全农民合作社财务和会计制度;推行家庭农场一码通管理服务机制;规范家庭农场运营制度
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80万亩,力争推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40万亩以上,渔业经济总产值80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1.8万元,水产品总产量18万吨
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8981亿元;培育4-5个产值超百亿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达到30亿元
技能型社会建设多面推进,技工院校成为技能人才培养,技工院校在校生规模18万人左右,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7%,打造一批出色技工院校
突出健康优先战略,实施健康陕西17项行动和8类健康细胞示范建设;聚力服务体系建设;强化项目带动支撑,提出6个方面28项重点工程项目
从环境质量,应对气候变化,总量控制,环境风险防范,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生态环境保护6个方面设定24项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各12项
建立起与陕西省G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共4大部分,9个章节,6个专栏,明确5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陕教〔2022〕16号,明确了5个方面的具体目标: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公平有效保障 教育活力充分激发 教育服务能力多面增强
把四个在汉中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抓手,围绕补短板、促升级,谋划一批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着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增强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
奋力谱写西安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迈出更大步伐,6+5+6+1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打造内陆改革开放G地。西安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多面创新改革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