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与优化配置。跨区域河流水量分配多面完成,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基本形成。用水总量控制在15.67亿立方米以内(不包括直流火电和非常规水),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十三五”末均下降12%,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6。农村规模化供水基本实现全覆盖,应急供水能力明显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5%以上。
水生态保护。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多面完成,涉水空间管控制度基本建立,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能力显著增强;河湖生态流量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8km2,水土保持率达到94%以上;江河湖库水源涵养能力明显提升,江河湖泊水质持续向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90%。农村水系综合治理取得新的成效,水美乡村建设有序推进。
附件:关于印发马鞍山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皖农机〔2022〕72号,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市2个,示范县14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市3个,示范县23个,培训农业生产实用人才2.7万人次
六政办秘[2022] 68号,规划建设加油站258座含35座综合能源站,规划新建综合能源站30座,现状加油站扩建综合能源在15座
共探明煤炭资源量48.47亿吨,两淮地区-2000米以浅煤层气预测资源量5151亿立方米;煤炭企业营业收入1542.3亿元;煤炭科技成果1668项
多面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积J稳妥实施,常住人口 6180 万人左右;人均期望寿命2025年达到 78.8 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G到 65%左右
皖卫中医药发〔2022〕2号;创建1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或国家中医医学中心,2个以上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万人口中医床位数和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数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从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和防控重大疾病等三方面,统筹推进健康芜湖建设,推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构筑与界首城区相适应的安全生产创新发展格局,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对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和突发事件快速响应
池环发〔2022〕11号,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多面绿色转型示范区,建设现代化三优池州的目标,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各项部署
升级改造我要贷款平台,打造现代化融资服务平台;深化信用体系建设;开发和推广智慧金融产品,实现客户线上自助贷款申请
皖应急〔2022〕40号;健全应急救援力量结构体系;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推进基层和社会应急力量发展;推动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
合政办〔2022〕12号,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确立1234合肥市金融业发展目标;六项主要措施和发展重点;5项保障措施
皖卫发〔2022〕6号,围绕5个方面提出20项举措,设置了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完善老年教育体系,开展智慧助老行动等专栏
皖卫发〔2022〕4号,到2025年职业健康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劳动用工和劳动工时管理进一步规范 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得到有效控制
加快打造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区域改革开放新G地、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国资源型城市多面绿色转型发展样板区和民生福祉更加厚实的幸福城
实施研发平台建设专项推进行动,加快组建安徽省生物基纤维素应用技术研究院、安徽省靶向药物技术研发研究院等新型研发平台
加快数字阜阳建设,多面提升经济社会数字化水平;打造G质量基础设施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构建清洁低碳、安全G效能源体系
落实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 《决定》,坚定朝着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亳州进军,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G,平安亳州建设不断深化
主动对接合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合淮产业走廊为支撑,深度参与 G60 科创走廊建设,加快形成合肥研发、淮南转化,合肥孵化、淮南产业化的协同创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