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5,每千人执业医生数达2.8,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位数达5.5;市辖区建成区面积达13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达110万人以上;产城融合水平显著提升,产业结构优化为13:38:49,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控制在1.8以内,达到共同富裕示范区平均水平。
根据《规划》,韶关市新型城镇化重大项目共计386项,总投资7557亿元,“十四五”期间重大项目投资规模3044亿元。其中,生态产业发展工程137项,公共服务提升工程92项,基础设施工程95项,生态环境工程28项,城乡融合发展工程34项。《规划》对各个项目的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起止年限、投资总额等都进行了细化。
深府〔2022〕34号,人均预期寿命达到 84.53岁,市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 50%以上;三甲医院达到30家,社康机构总数达到1000 家以上
肇府办〔2022〕5号,围绕就业,社保,人才,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等五方面提出了19项量化目标;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等十四个工作专栏
汕府〔2022〕44号,2025年产业总产值达940亿元,打造超2000亿元新能源产业集群,2025年产业总产值达550亿元,打造超1000亿元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穗府办〔2022〕9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5.3%,商品销售总额年均增速5%,住宿餐饮业零售额880亿元,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11000亿元
建设G能级开放平台,打造开放发展新G地;构建开放发展大通道,提升链接内外循环能力;培育新业态新动能,增强贸易发展内生动力
深人社发〔2022〕19号,人力资源服务业年营收超过1500亿元,纳税超过70亿元,服务企业的能力达到300家次以上,服务求职者的能力达到3000万人次以上
汕府办〔2022〕16号;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取得成效,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不低于8%;海洋L域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
中发改服务业〔2022〕272号;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2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约7.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3%
突出绿色发展,探索绿色生态文明发展路径;突出精细管理,以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为着力点;突出智慧引L,以网络化为支撑的智慧城市管理服务系统
穗府办〔2022〕10号;打造形成两城两都两G地,建成数产融合的标杆城市和先进制造业强市;形成万千百规模化产业集群梯队格局
韶卫函〔2022〕53 号;制定重点行业L域健康企业建设指南,开展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活动,及时和推广中小微企业帮扶经验,形成有特色的可复制帮扶模式
肇府办函〔2022〕40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413.4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力争达到15028公里;新增建设泊位达30个;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出租车占比提G至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