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意见》围绕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要求,致力于满足人民对居住、消费、健康、文化、就业等多L域的金融需求,以及对城市绿色生态、智慧运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要求。
主要措施包括:
一是聚焦人民对物质文化、健康安全、权益保护等方面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强化工作举措,提G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是支持城市功能完善和生态修复,助力城市绿色化、智慧化发展,提G城市建设和治理水平;
三是服务实体经济,立足城市比较优势,以服务小微企业、特色产业、新市民、城乡融合及科技创新为重点,增强城市发展动能。
《指导意见》要求在支持城市建设和治理相关业务过程中,持续加强风险管理,严守风险底线。
强调银行保险机构要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坚持审慎合规经营,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同时,要求强化对相关情况的跟踪了解,适时调整完善工作措施。
附件:中国银保监会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城市建设和治理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联企业〔2022〕54号,打造一批大中小企业融通典型模式,激发涌现一批协同配套能力突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
聊金监发〔2022〕2号;贷款余额分别突破6700亿元和450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左右;力争上市公司数量5年翻番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0.7万亿元,同比增长23.4%,连续36个月保持20%以上的增速,普惠小微授信户数5132万户,同比增长41.5%,打通长效机制落地的后一公里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金融G地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定位;助力肇庆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制造新城;金融业增加值达180亿元以上
阳府〔2022〕12号;阳江市金融业增加值实现90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占GDP比重4.5%;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2500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2300亿元
金融业增加值达2800 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12%;境内外上市企业总量超180 家,打造 5 家千亿市值上市公司;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达2200 亿元
河府〔2022〕44号;金融业增加值达110亿元;保费收入达60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达2200亿元;贷款余额达2300亿元;新增证券公司营业部1家以上
东金融办〔2022〕14号;金融业增加值在46.96亿元基础上年均增长7.5%;贷款规模争取年均增长15%以上;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小微和三农业务余额达到25亿元以上
汕府〔2022〕54号;汕尾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到95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2000亿元,贷款余额达到1600亿元,保费收入达到50亿元,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