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床位总量。到2025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按8.8张规划,其中医院7.6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5张,其他0.05张。在医院床位中,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按8.8张规划,按照不低于2张为社会办医院预留空间。鼓励因地制宜开展家庭病床服务。
2.结构分布。增量床位优先向传染病、重症、精神、康复、护理等短缺L域倾斜。到2025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按8.8张规划张、精神科0.78张、康复0.42张、护理0.4张、重症0.5张床位配置。
3.区域分布。按照医疗卫生设施均等化布局原则,根据各区人口数量结构、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以及现有床位使用情况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
4.单体规模。严格控制政府办公立医院单体(单个执业点)床位规模。市办综合医院床位数以1000张左右为宜,原则上不超过1200张;区办综合医院床位数以800张左右为宜,原则上不超过1000张。
附件:关于印发武汉市区域卫生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现四个基本建成和五个提升;打造具体目标六个;22项发展指标体系;本建成特色优势鲜明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淄卫发〔2022〕2号;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5岁左右;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0%以上;传染病临床诊疗规模达到1000张床位以上
陆府函〔2022〕43号;居民平均期望寿命 78 岁;市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为 120 万人次;全市医疗机构现有病床 3315 张,平均住院日7 天
遂府函〔2022〕73号;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3岁;着力打造成渝中部区域综合医疗中心;出色医疗资源实现扩容和区域布局逐渐均衡
完善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家门口15分钟医疗圈;建立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立21个急救站,平均服务半径城区≤5公里,农村10─20公里
邢政办字〔2022〕36号 ;到2025年全市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覆盖率达到50%;推广互联网+签约服务,老年人等10类重点人群签约率保持在70%以上
招政办发〔2022〕17号;重点人群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5岁左右;完善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供给模式;落实生育政策
普府〔2022〕18号;健康普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进一步发挥,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显著提G
绵府办发〔2022〕34号;人均预期寿命大于80.3岁,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4/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4.5‰以下,形成农村30分钟健康服务圈
省市县均建有1家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其中市级妇幼保健院达到三级水平,常住人口40万以上县(市)G标准建成1家二级以上妇幼保健院
宜府办发〔2022〕31号;20%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为社区医院;村卫生室业务用房面积不低于 60 平方米;12 岁儿童龋齿率控制在 25%以内
信府办〔2022〕22号;常住人口人均期望寿命从76.8上升至77.28;人均补助标准达74元;成功创建省卫生村10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40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