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规模稳步扩大。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确保G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达到100%,产业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G质量就业稳步提升。市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实现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化,建立实现公平就业、促进更G质量就业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劳动者就业环境和劳动条件更加改善,劳动合同、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就业权益更有保障,工资收入合理增长,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就业者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不断健全,劳动者素质普遍提G,适应就业形势变化能力显著增强。全市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达到15万人次以上,2025年底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30%以上,G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40%以上,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状况得到逐步缓解。
创业环境显著改善,带动就业能力不断增强。促进创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各类劳动者创业创富通道更加畅通,全社会支持创业、参与创业的积J性显著提G,创业成功率明显提升,创业带动创新、促进就业增收能力持续增强。
附件:关于印发宜春市“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的通知

宜府发〔2022〕14号;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G;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质量逐渐提升;G品质多样化生活服务快速发展
赣建城〔2022〕19号;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安全格局得到有效保护和修复;污水收集处理效能明显提G
赣府发〔2022〕13号;G标准农田面积达到3079万亩;单位GDP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20%;治理废弃露天矿山1840座;基本比例尺地图更新与建库6192幅
金融业增加值达到 800亿元,占 GDP比重保持在10%左右;本外币存贷款增速保持不低于9%和13.5%的较G增长速度;映山红行动深入推进
湖府办字〔2022〕13号,支持县殡仪馆,城乡公益性示范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提G骨灰入葬骨灰堂(公墓)或在指定区域内节地生态安葬比例
赣府发〔2022〕10号,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等G水平研究平台12个;承担科研项目4200余项;培养中小学学科带头人0.5万余名,骨干教师1万余名
赣市监法〔2022〕3号,数字经济市场主体依法平等准入,严禁擅自加码增添负面清单内容,推行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简化住所登记
赣府发〔2022〕1号,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总产量稳定在430亿斤以上,G标准农田面积达到3079万亩,可支配收入达到23800元左右
赣府发〔2022〕7号,100%的新建居住小区按标准要求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基本建成“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60%以上
选派千名企业科技特派员,进入江西省百个开发区,积J推动江西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G质量发展,推进政府科技决策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江西省G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培育的一号工程,将为江西省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数据综合承载能力,支撑江西省数字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江西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26%以上,达到1.5万亿元以上,力争成为全国移动物联网示范应用的标杆区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新G地
从综合质效、创新驱动、协调发展、改革开放、绿色生态、民生福祉六方面共提出了31个定量指标,其中预期性指标21个,约束性指标10个
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成功获批,井冈山综合保税区和南昌、赣州、九江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建设
建成运营瑞金机场,形成东到长三角,推动瑞兴于快速交通走廊(瑞金段)建成通车,继续推进国省道升级改造,谋划实施瑞金绕城快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