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供需总量:能源供应保持基本稳定,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6133万吨标准煤左右,年均增长2.4%;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力争保持在2.69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1.6%;全口径发电装机达到9000万千瓦左右,年均增长9.4%;全社会用电量3093亿千瓦时左右,年均增长5%。
2 清洁绿色:非化石能源成为能源消费增量主体,占能源消费总量占比达到13.7%左右;非化石能源装机成为主体电源,占比达到50%以上,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提G至47%左右;风电、光伏装机规模达到3700万千瓦以上;燃煤机组全部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煤炭清洁利用比重达到45%左右。
3 节约G效: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3.5个百分点,能源系统效率进一步提G,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克/千瓦时左右,电力需求侧响应可削减5%尖峰负荷。
4 安全保障:省内原煤产量稳定在3000万吨左右,原油产量稳定在1000万吨左右。天然气产量达到10亿立方米,储气容量达到115亿立方米。
5 改革深化:建成电力现货市场,通过增加交易品种、增大交易频率、缩短交易周期等市场化手段实现充分竞争;还原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市场属性,归还市场主体的交易自主权;价格形成机制基本形成并日趋完善。
附件:关于印发《辽宁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的通知
定政发字〔2022〕3号;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7.5%,能源消费增量控制目标为32万吨标准煤,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省下达指标
能源消费总量低速稳态增长, 煤炭消费总量持续压减,分别完成省分解下达任务,电力装机总 量大幅提升,全社会用电量实现稳步增长,煤炭消费比重持续下降
济政办字〔2022〕25号;,智能制造与G端装备产业集群规模达到7000亿元,循环经济产业产值力争达到百亿元,基本构建起绿色基础设施体系
川经信环资〔2022〕114号;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重点行业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 0%;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9.5%;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纵深推进
渝府办发〔2022〕48号;煤炭供应保障能力达到50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650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620亿千瓦时,成品油供应能力达到1050万吨
沪经信节〔2022〕167号;推进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工业和通信业重点用能启动单位能源审计工作;年综合能耗2000~5000吨标准煤规上企业启动节能诊断工作
赣府字〔2022〕31号;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力争达到14.5%;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72%
桂发改新能〔2022〕602号;可再生能源并网装机规模达到61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1260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600万吨标准煤
云政发〔2022〕34号;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以上;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等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为5.16万吨,0.33万吨,1.28万吨,0.83万吨
黔能源发〔2022〕7号;形成现代化煤炭智能绿色开发利用体系;支撑油气安全保障供应;保障电力安全G效发展;推进新能源科技创新发展;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
闽政办〔2022〕30号;福建省能源消费结构为煤炭48.2%,石油18.2%,天然气6.2%,非化石27.4%;省用电量3300~3436亿千瓦时 人均生活用电1650千瓦时
建成投产大型煤电机组1000万千瓦以上,3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装机容量占比达到85%左右;接纳省外电量达到1500亿千瓦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