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深入实施健康泉州行动,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提升公共卫生治理水平。
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优化完善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完善分工合作、信息共享机制,共同落实疾病和健康危害因素防控措施。
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体系。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制度,完善应急预案并建立定期修订制度。将生物安全纳入城市安全体系,制定生物安全事件预防、应对等预案。以新发突发传染病、食源性疾病、不明原因疾病为重点,完善监测哨点布局。
完善公共卫生危害治理机制。改革完善生态安全、野生动物保护等体制机制,筑牢生物安全屏障。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强化食品安全综合治理。
健全医防协同和城乡联动机制。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实施医疗机构履行公共卫生职责清单制度。建立健全各部门、单位和其他社会主体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协同和配套机制。
改革完善城市医疗集团同质辐射机制。着眼于建设集医疗、预防、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城市医疗集团,注重完善临床重点专科竞争力和出色G效医疗服务体系,按照核心型、紧密型、协作联合型三种管理模式要求,提升泉州市D一医院医疗集团运行水平
改革完善G水平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长效机制。按照“地方政府主建、输出医院主营”原则,加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支持力度,完善投融资、用地、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设备购置、人事薪酬等支持政策。
改革完善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机制。实施县级强院建设项目,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龙头学科、重点专科和专病中心建设
附件:关于印发泉州市“十四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项规划的通知

G州市卫生健康系统卫生技术人员7683人,增长22.3%;注册护士3597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2.8人;注册全科医师723人,万人全科医师数5.4人
信府办〔2022〕22号;常住人口人均期望寿命从76.8上升至77.28;人均补助标准达74元;成功创建省卫生村10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40 个
宜府办发〔2022〕31号;20%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为社区医院;村卫生室业务用房面积不低于 60 平方米;12 岁儿童龋齿率控制在 25%以内
省市县均建有1家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其中市级妇幼保健院达到三级水平,常住人口40万以上县(市)G标准建成1家二级以上妇幼保健院
绵府办发〔2022〕34号;人均预期寿命大于80.3岁,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4/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4.5‰以下,形成农村30分钟健康服务圈
普府〔2022〕18号;健康普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进一步发挥,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显著提G
招政办发〔2022〕17号;重点人群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5岁左右;完善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供给模式;落实生育政策
邢政办字〔2022〕36号 ;到2025年全市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覆盖率达到50%;推广互联网+签约服务,老年人等10类重点人群签约率保持在70%以上
完善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家门口15分钟医疗圈;建立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立21个急救站,平均服务半径城区≤5公里,农村10─20公里
遂府函〔2022〕73号;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3岁;着力打造成渝中部区域综合医疗中心;出色医疗资源实现扩容和区域布局逐渐均衡
陆府函〔2022〕43号;居民平均期望寿命 78 岁;市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为 120 万人次;全市医疗机构现有病床 3315 张,平均住院日7 天
淄卫发〔2022〕2号;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5岁左右;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0%以上;传染病临床诊疗规模达到1000张床位以上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现四个基本建成和五个提升;打造具体目标六个;22项发展指标体系;本建成特色优势鲜明的中医药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