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知识 > 如何加快解决数据产权问题
 

如何加快解决数据产权问题

来源:新软件    时间:2020/5/29
 2020年4月9日,发布《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为生产要素,并提出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这是对近年来数据在推动经济发展、提升政务效率、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也是引L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开创之举。


《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这些举措体现出《意见》重点关注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两大类数据,而在现实操作中这两大类数据从根本上来说又主要是公民的个人数据,那么,这些数据到底是谁的,谁可以使用,收益该如何分配,均是为落实该《意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试从数据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三个方面构建数据产权框架:


数据所有权方面

从数据产业链条来看,数据主要分为原始数据和二次开发利用数据。原始数据记录的往往是空间物体或个人的初始信息,二次开发利用数据得出的一般是对空间物体或个人更为复杂和深入的分析结果。笔者认为,


1、原始数据属于个人

个人数据权利包含两种情况,一方面是近似于隐私权的信息人格权,它所保护的是用户个人尊严不受侵犯的法益,另一方面是近似于所有权的财产权益,其所反映的是用户对其信息的J对控制,原则上可以比照所有权权能结构来设置。


2企业享有衍生数据所有权

数据产业链中从事数据收集、存储、管理、处理、挖掘、分析、展现、评价、交易等环节的企业对数据的占有是一种先验的占有、理性的占有,包含自身对数据的利用意思、处分意思等等,同时也暗含对他人占有的禁止意思以及对他人的约束意思。在当前区块链技术、数据清洗技术、用户知情同意协议的共同作用下,这种占有将不会必然侵犯人们现有的权益如隐私权等,所以从这个意义来看,数据企业对衍生数据享有所有权是合理的。


3政府享有政府数据的归属权

政府数据往往牵涉社会公共利益,其权属赋予不能简单套用私法侧重个体要素配置的理念,而要考虑要素的社会属性。因此,将政府数据权属规定为所有权,由政府享有对这些公共数据的管理权,同时通过政府履行数据公开义务满足公众对政府数据的需求,实现个体要素与社会要素的平衡。


数据使用权方面


1 数据使用需要以

合法的可利用的数据为前提

要明确数据使用权的客体是“数据”而不是个人信息权中的“信息”,数据产权受到法律保护需数据具备可利用性,且数据须遵从合法性标准,并非所有的数据都能受到数据产权保护。


2个人数据使用侧重于

人格权的行使与保护

数据知情同意权是个人数据权利之起点,数据知情权同意的范围应包含个人数据的收集方式、收集内容、存储及处理方式等,同时也应包括收集的目的、可能对个人产生的后果、以及明确的同意方式及同意效力的覆盖阶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同意方式上应当赋予个人可选择性,如勾选允许收集的数据类型;个人数据修改权是数据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被收集后,赋予个人体现其自由意志的手段,其权利内容体现为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无不当延误地修改其不准确、不正当的个人数据;个人数据的被遗忘权是用删除其数据信息的手段捍卫其人格利益的手段。


3企业数据使用

强调用权与限权的结合

从数据产业链可以看出,数据利益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法律视角,“数据清洗”前,权利主体有用户与数据收集企业,利益诉求集中于用户的数据人格利益与企业的数据财产利益;在“数据清洗”后,法律视角中的权利主体只有数据收集企业而利益诉求也只局限于数据财产利益。


数据收益权方面


数据收益权方面,应该赋予三类主体用户收益权:


1政府数据收益权

政府数据在基础数据的开放和共享上不应以盈利为目的,但在提供数据的深度挖掘、分析适配、可视化等配套服务时可以适当收费,一方面可以弥补过程中投入的大量成本,另一方面也可激发政府开发数据打造服务型政府的积J性。


2企业的数据收益权

企业的数据收益权主要体现在经济利益的获得,其理论是建立在数据所有权及数据使用权之上的。从经济学上看,数据交易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定价。企业数据交易的四种定价模式,即市场定价、平台预设定价、协商定价、混合定价。


3个人参与分享数据红利

享有数据收益权的主体是拥有原始数据权的用户,数据企业可以对那些明示同意企业收集其信息的用户提供一些除货币之外的免费增值服务。


 
 
 
相关推荐
» 图像检索入门、特征和案例
» 《视觉SLAM十四讲》作者高翔:非结构化道路激光SLAM中的挑战
» SLAM与V-SLAM特征对比
» 国内外舵机参数性能价格比较
» AI在COVID-19诊断成像中的应用
» 不完美场景下的神经网络训练方法
» 深度学习的可解释性研究(一)— 让模型具备说人话的能力
» 深度学习的可解释性研究(二)——不如打开箱子看一看
» 深度学习的可解释性研究(三)——是谁在撩动琴弦
» 大阪大学胡正涛博士(万伟伟老师团队)为机器人开发通用工具解决复杂变种变量的操作任务
» 医院候诊区流感性疾病的非接触式综合检测平台
» 用于微创手术的触觉传感器
 
 
 
  » 联系我们
X 关闭  
 
网站首页
关于创泽 公司简介   资质荣誉   企业文化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机器人新闻 董事长新闻 比赛与荣誉类]  行业动态
解决方案 商用服务机器人   陪护机器人   安防机器人   智能医疗机器人  党建机器人
服务支持 常见问题   下载
人才招聘 招聘信息   精彩瞬间
党群建设 党建活动   工会活动   其他活动
商务合作 招募支持   报名提交
联系我们 售后服务   留言咨询
   
   
 
联系我们  
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山东省日照市开发区太原路71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生产研发基地:山东日照太原路71号       电话:4008-128-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