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法典 > 小心侵权违法!民法典为 AI 换脸划定法律红线
 

小心侵权违法!民法典为 AI 换脸划定法律红线

来源:智能制造    时间:2020/5/30


2020年5月28日,部民法典表决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草案)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

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

作为新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是推进多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性立法。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人民权

利的法律宝典,每位公民的生活和工作、每个企业的设立和运营,都和它息息相关。

使用AI换脸技术伪造他人的脸恶搞,是否侵权呢?

据民法典草案的规定,这是侵犯肖像权的。民法典草案千零一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技术信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

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

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有分析人士指出,《民法典》正式实行后,除了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如果被换脸的人没有同意,而你用了P图、拍摄、鬼畜、绘画、DeepFakes等各种方式处理

对方的脸,你就违法了,就算不以营利为目的也一样。

目前,在某些电商平台、贴吧,还有打包出售的换脸视频,甚至还有技术的速成教程内容。而这些不免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更加简单的犯罪工具。而随着监管

技术的进步、监管体系的健全,制作、传播换脸视频等,将会受到更加强有力的规范和治理。AI、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也将保护公民个人肖像权、名誉权等

方面得到更为深入的应用。

其实,相对于“换脸”技术本身,更大的安全风险往往集中于人脸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和传输等环节。目前,“刷脸”支付、“刷脸”认证等已广泛应用在

人们生产生活的多个场景中。AI换脸后,用户的面部信息面临着被泄露的风险,不仅可能让用户“丢脸”,还有可能让用户丢钱、丢信用等。所以在使用“AI换

脸”时,民众还是应该保有一定的警惕心理,以免上当受骗。

在日常生活中,用户在“换脸”时,不仅可以将自己的脸植入某影视剧中,还可以将视频中自己的脸换成演员的脸,甚至将不同演员的肖像互换。有专家指出,

如果换脸后演员的主要面部特征被保留,公众据此可以直接辨认出对方身份,此举就可能侵犯明星的肖像权。

AI换脸的兴起,一方面意味着图像技术日趋成熟,另一方面也面临 “AI黑产”带来的系列问题。对此,一些企业已开始积J进行技术研发活动,力争打击“AI黑

产”,帮助广大用户识破“换脸诡计”。例如,百度。目前,百度已开放线上合成图检测接口,并努力持续优化针对不同落地场景的差异化能力,保障人脸相关

应用的安全,以技术打造安全舒适生活。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随意使用他人的用“换脸”技术伪造制作不雅视频,终究不能被社会所认可和推崇。在依法治国建设日益提速的当下,每个人都应树立个人

隐私保护意识和尊重他人隐肖像、名誉权利的意识,做文明守法的好公民。

“换脸”虽潮,一定要当心法律风险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相关推荐
» 民法典:格式条款相关规定的沿用与变革
» 习近平关于民法典重要讲话的15个要点
» 民法典:各年龄段法律权利义务
» 2020民法典七大亮点
» 2020年的《民法典》七大新亮点
» 2020《民法典》49大亮点梳理
» 《民法典》人格权编新增亮点
» 2020《民法典》涉网络法条文亮点
» 2020民法典婚姻家事十大亮点
» 《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的六大亮点
» 民法典中的个人信息保护
» 民法典视角看网络名誉侵权
 
 
 
  » 联系我们
X 关闭  
 
网站首页
关于创泽 公司简介   资质荣誉   企业文化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机器人新闻 董事长新闻 比赛与荣誉类]  行业动态
解决方案 商用服务机器人   陪护机器人   安防机器人   智能医疗机器人  党建机器人
服务支持 常见问题   下载
人才招聘 招聘信息   精彩瞬间
党群建设 党建活动   工会活动   其他活动
商务合作 招募支持   报名提交
联系我们 售后服务   留言咨询
   
   
 
联系我们  
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山东省日照市开发区太原路71号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生产研发基地:山东日照太原路71号       电话:4008-128-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