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相关政策 > 北京新场景方案聚焦十个重点任务,构建“1+5”系列政策体系,实施应用场景“十百千”工程
 

北京新场景方案聚焦十个重点任务,构建“1+5”系列政策体系,实施应用场景“十百千”工程

来源: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时间:2020/6/11
6月10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北京经济G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新基建、新场景、新消费、新开放、新服务”5个行动方案,构建“1+5”系列政策体系,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促进北京经济G质量发展。

会上,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介绍了“新场景方案”制定相关背景和内容。

方案出台背景与意义

突如其来的新G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但同时也激发数字经济的异军突起。数字化不仅维护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以及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还催生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为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为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蓝海。

为把握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机遇,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让新技术、新模式在场景中验证,在场景中迭代,在场景中示范,“新场景方案”纳入“1+5+N”体系,实现政策的有机统一,形成政策“组合拳”。

作为“2.0升J版”,“新场景方案”理念更新、开放力度更大,可以概括为四个特点:

一是更加注重场景布局的针对性,直面难点痛点问题,汇聚资源,搭建平台,解决需求。

二是更加强调场景项目的可推广和可复制,以及场景设计的商业模式和市场价值,通过场景验证,形成应用示范。

三是更加突出场景组织的竞争性、公平性和开放性,避免单一垄断,吸引更多企业参与。

四是更加明确场景机制保障的创新性,由之前的政府牵头转变为政府“搭台”、企业“出题”、企业“答题”。

新场景建设思路与目标

“新场景方案”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本市场景建设主要思路,即一个牵引、一条主线。

一个牵引,面向大城市治理和G质量发展需求;

一条主线,以数字化赋能经济发展和培育优化新经济生态。

明确了“十百千”发展目标:

建设“10+”综合展现北京城市魅力和重要创新成果的特色示范性场景,

复制和推广“100+”城市管理与服务典型新应用,

壮大“1000+”具有爆发潜力的G成长性企业。

“新场景方案”主要内容

“新场景方案”不求面面俱到,根据当前新需求,推出有基础、可操作、“能解渴”的十个重点任务,即“十个面向”:

面向智能交通,部署5G车联网路侧基础设施,建设云平台,实现L4/L5J自动驾驶在城市出行、物流运输等场景应用,构建绿色安全智慧出行体系。

面向智慧医疗,推进“1+N+1”互联网医院建设,整合线上和线下医疗资源,推进医联体和“智慧医院”建设,推进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医药健康交叉融合。

面向城市管理,推广海淀城市大脑场景的组织经验,重点建设智慧社区、环境治理等应用场景,大力发展城市科技,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面向政务服务,聚焦“全程网办、全网通办”,推进“减材料、减跑动、减时限、减环节”,实现工作日全程交互式在线实时服务,赋能效率提升。

面向线上教育,建设数字资源共享交换中心和统一服务门户,试点建设智慧校园,以数字化驱动教育现代化。

面向产业升J,加大应用场景开放力度,推动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助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在线经济等新兴服务经济发展。

面向央企服务,在金融、能源、电力、通信、G铁、航空、建筑等L域,组织凝练一批具有较大量J和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应用场景,探索数字融合发展新模式。

面向“科技冬奥”,围绕办赛、参赛、观赛等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加快智能技术体验应用。

面向重点区域,加强“三城一区”、城市副中心、自贸区大兴机场片区、天竺综合保税区的重大应用场景组织设计。

面向京津冀,将工业升J改造应用场景列为协同创新重要内容,聚焦重点行业智能化、数字化升J改造需求,支持企业参与场景建设,加快构建跨区域产业链生态。

在方案实施过程中,

将创新服务理念,广泛引入行业专家、头部企业参与场景设计;

实施“包容、审慎、开放”监管新方式;

实行“揭榜挂帅”集中攻关新机制;

组织公平竞争、择优培育的供需对接新形式;

推动市J向各区、政府向社会的数据有序开放;

形成市区两J场景建设新合力。

北京市科委将以更加开放的场景、更加包容的监管、更加出色的服务,打造数字经济的新生态。


 
 
 
相关推荐
» 东营市“优势产业+人工智能”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 《东营市“优势产业+人工智能”奖补办法(试行)》
» 《东营市“优势产业+人工智能”试点示范项目认定办法(试行)》
» 重庆发布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
» 济南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若干政策
» 为老年人设计人工智能技术-14项指导原则
» AIIA标准:面向中低速移动智能体协同的应用场景和网络需求
» 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技术规范T/SSITS-IMR 201-2020
» 物流分拣用移动机器人技术规范 T/SSITS 502-2021
» 2012-2022年智能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国家级)
» 六大机器人产业集群的特点
» 青岛市机器人产业概况:机器人企业多布局在零部件及终端产品销售、科研技术服务
 
 
 
  » 联系我们
X 关闭  
 
网站首页
关于创泽 公司简介   资质荣誉   企业文化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机器人新闻 董事长新闻 比赛与荣誉类]  行业动态
解决方案 商用服务机器人   陪护机器人   安防机器人   智能医疗机器人  党建机器人
服务支持 常见问题   下载
人才招聘 招聘信息   精彩瞬间
党群建设 党建活动   工会活动   其他活动
商务合作 招募支持   报名提交
联系我们 售后服务   留言咨询
   
   
 
联系我们  
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山东省日照市开发区太原路71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生产研发基地:山东日照太原路71号       电话:4008-128-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