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趋势 > 我国机器人产业场景拓展,“机器人+”应用不断延伸 |
我国机器人产业场景拓展,“机器人+”应用不断延伸 |
来源:机器智能服务网 时间:2023/9/5 |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GD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科技创新和G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经过产学研用各界努力,机器人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已成为机器人大的应用市场。“机器人产业正在迎来一个创新发展、升J换代的重要机遇期。” “随着数字化发展进程提档加速,人工智能、5G、新材料等多种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加快融合,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生态层出不穷,机器人正迎来新机遇。”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GJ分析师赵海朋在接受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3D机器人视觉、知识图谱、多维传感技术、仿生技术正加速推动机器人向智能化、类人化方向演进,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牵引下,机器人产业在传统行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深入,在新兴L域应用持续开拓,其中工业机器人已在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得到应用。 旋转360度无死角、根据指令自动灌装……走进“机器人+”制造业展区,但见机械臂挥舞自如,个个身手不凡。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应用场景不断“出圈”,正从汽车制造、金属加工等传统L域向光伏、锂电池等行业延伸。机器人技能也随之“进化”,不只会干搬运、焊接等“体力活”,还能做排产、质检等“脑力活”,甚至能人机协作完成更复杂的操作。
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工业机器人应用覆盖国民经济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我国连续9年成为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国。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44.3万套,同比增长超过20%,装机量占比重超过50%。 在“机器人+”农业展区,形式多样的智慧果园解决方案吸引人们驻足参观。一座微型模拟温室番茄大棚内,一台多臂采摘机器人来回穿行,“看见”番茄后便会停下来、伸出机械臂,只需数秒就能采摘一个果子。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台机器人不只“眼神”好,而且“头脑”灵活,能根据颜色判断果实的成熟度,监测果树生长信息、帮助估算产量。 服务农业是服务机器人应用拓展的缩影。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服务机器人产量达645.8万台。采摘、巡检、物流、养老……服务机器人正加速与生产生活融合。 据专家介绍,近些年服务机器人发展较快,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语音理解、视觉识别能力的嵌入让服务机器人更“聪明”了。 博览会上,一款全场景通用型3D相机备受关注。展台工作人员介绍,相比以往的3D相机,该产品能“看”到20米之外,并且面对强光等苛刻条件也能连续输出完整、准确的深度影像信息。由于“害怕”室外强光,基于3D视觉的机器人之前主要在室内应用。借助新的3D相机,机器人可以走向户外,在大型仓储、物流、割草等场景中大展身手。 特殊环境作业的需求推动了特种机器人的发展,多款具有防灾救灾功能的机器人成为博览会上的“明星”。 “借助这款外骨骼机器人,你只需稍微发力,手臂就能轻松抬起30公斤的重物。”中电科机器人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科研人员基于仿生学与人机工程原理开发的这款外骨骼机器人,能够自动检测手部发力的情况,提供准确细致的助力,可在应急救援、物流搬运等方面发挥作用。 专家表示,机器人是人工智能、5G等技术连接制造业的桥梁。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智能化、网联化、柔性化制造加速推进,发挥好机器人的撬动作用,不仅能帮助制造业提质增效,还有望开辟发展新L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
相关推荐 |
»
机器人+脑机接口+VR+经皮脊髓电刺激的下肢康复新方法
» 毕马威与联想集团联合发布《“普慧”算力开启新计算时代》 » 中国首批11款人工智能大模型通过备案 » 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产业政策及入住代表性企业 » 人工智能时代的制造业进展与期望-人工智能和高级分析可以助力做出更好的决策 »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九大要点 » 2024年中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市场前景-政策支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 2024年机器人灵巧手行业发展前景-市场容量将达141.21万 » 2024年协作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协作机器人单位时间成本仅约6.59元/小时 » 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研究报告-市场规模2030年超过100亿元 » AI超预期助力产业落地,核心零部件配套星辰大海【人形机器人】 » 灵巧手与传感器,拟人化与智能化【人形机器人】2030 年增长至 30.35 亿美元 |
![]() ![]() ![]() |
![]() |
|
|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生产研发基地:山东日照太原路71号 电话:4008-128-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