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社区 > 重庆《智慧小区评价标准》2023版-提升住宅小区的信息化与智慧化水平
 

重庆《智慧小区评价标准》2023版-提升住宅小区的信息化与智慧化水平

来源:重庆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研究院    时间:2023/10/16

《智慧小区评价标准》(2023版)主要在5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优化:新增了适宜本地推广及市民体验感强的智慧技术内容;整合了智能化集成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内容;强化了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技术内容;完善了智慧场景应用服务和管理有关内容;优化了智慧小区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智慧小区评价标准》(2023版)进一步提升重庆市住宅小区的信息化与智慧化水平,提G物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为民众提供更加安全、舒适、G效、便捷的智慧化生活体验环境,增强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智慧小区的规模化发展,将拉动重庆市百亿J智慧产业集群发展,助力数字重庆G质量发展。

1、新标准:提升13项、优化9项、新增9项

本次标准修订主要围绕小区安全、智慧物业管理、智慧民生服务等方面,提升13项、优化9项、新增9项,将有效推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及产品与住宅小区的建设管理深度融合,促进重庆市住宅小区智能化、智慧化水平的提G。

2、新标准:小区安全方面

新增接处警对接系统,小区物业可以通过“一键报警”,实现与公安110接处警系统对接联动,确保快速准确出警,提G小区安全防范水平。

提升小区视频监控系统,针对近年G空抛物伤人、电动车进电梯自燃爆炸等事故频发现象,通过AI视频分析技术,实现G空抛物的智能预警与轨迹溯源;对电动车进入电梯场景实现智能识别、自主预警和具备梯控功能。同时也强化了对消防通道占用、消防火情等风险隐患的智能识别与预警。

新增智慧消防控制系统,对消防系统水压、液位等关键参数的动态监管,保障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

新增智慧井盖,具备防盗自动报警、24小时自动检测井盖状态等功能,实现井盖的智慧化管理,避免人员意外跌落事件发生。

新增智慧AI云算法平台,对小区内涝等灾害进行及时预警,提G小区防灾减灾能力。

3、新标准:智慧物业管理方面

提升公共照明系统,在小区设置多功能智慧灯杆,具备信息发布、移动设备充电、一键呼叫等公共服务功能。

新增地下管网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小区公共区域地下管网、管线等预埋设施的数字化管理。

提升公共广播系统,可与市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互通互联,实现重大应急预警信息的实时联动功能和应急疏散能力。

优化巡查管理系统,将原电子巡更系统升J为智慧巡查系统,实现对物业人员的巡查路线、巡查方式及巡查过程的可视化智慧管理和公共设施设备智慧管理。

提升完善智慧小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要求,强化数据交互与信息安全,实现智慧场景的联动应用,提G物业管理效率。

4、新标准:智慧民生服务方面

优化便民保障内容,强化智慧产品在小区配套设施中的设置,鼓励建设智慧充电桩、智慧AI健身设备等公共配套设施。

新增智慧康养设备和服务,鼓励小区与专业康养和健康服务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建设智慧医疗体检设备。

提升物业管理服务,实现在线管家应答、在线报事报修等功能,让数据多跑路,小区业主少跑腿。

新增小区共治内容,可通过平台发布各类小区业主大会决策信息通知、活动组织、选举投票等功能,推动小区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目标。

5、全市共打造智慧小区506个

抓好智慧小区建设是落实“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的重要抓手,更是实现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目标的有效途径。自2018年重庆市智慧小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共打造智慧小区506个。

据了解,智慧小区分为一星J、二星J和三星J,三星J为G等J。目前重庆有一星J智慧小区249个,二星J智慧小区179个,三星J智慧小区78个。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智慧小区评价指标由通信基础设施、公共应用系统、家居应用系统、智慧小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4个一J指标,公共设备监控系统和安全防范系统等8个次一J指标、45个二J指标组成。

每个指标项有对应的分值和权重,评分项满分为100分,加分项满分为10分。其中:得分80分及以上为三星J,70分-80分(不含80分)为二星J,60分-70分(不含70分)为一星J。



附件:重庆《智慧小区评价标准》2023版-提升住宅小区的信息化与智慧化水平



 
 
 
相关推荐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数字家庭 提高居住品质的指导意见
» 新城区智慧交通顶层规划设计方案ITS1+6工程
» xx社区项目 智慧社区建设技术方案
» 样板参考:成都智慧小区建设导则
» 理想智慧社区白皮书[中通服设计院]
» 智慧社区可视化解决方案【大华】
» 2025具身机器人行业未来展望报告-当前产业正朝L3级迈进,L4及L5级机器人判断及市场展望
» 机器人和嵌入式边缘AI应用设计的计算平台:Jetson
» 人脑与机器人大脑对应关系:大小脑对中央控制器,脑干对传感器
» 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制约商业化落地进程的关键环节,确保机器人能够完成复杂的任务,进入各种生态场景
» 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鲁工信发〔2025〕2号】
» 2025AI赋能教育:高考志愿填报工具使用指南(1.0版):基础知识、进阶策略、实战应用和常见误区四个部分
» 核电人形机器人的八点特性:高辐射耐受性,智能决策,智能决策,自主导航定位,远程操控便捷
» 核电人形机器人专题报告[工业应用场景],核电全产业链智能化的核心支撑
» 机器人的大脑在手眼脑协同中发挥怎么样的作用
» 机器人的“手眼脑”协同有哪些瓶颈和难点?
 
 
 
  » 联系我们
X 关闭  
 
网站首页
关于创泽 公司简介   资质荣誉   企业文化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机器人新闻 董事长新闻 比赛与荣誉类]  行业动态
解决方案 商用服务机器人   陪护机器人   安防机器人   智能医疗机器人  党建机器人
服务支持 常见问题   下载
人才招聘 招聘信息   精彩瞬间
党群建设 党建活动   工会活动   其他活动
商务合作 招募支持   报名提交
联系我们 售后服务   留言咨询
   
   
 
联系我们  
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山东省日照市开发区太原路71号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生产研发基地:山东日照太原路71号       电话:4008-128-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