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首页 > 人工智能 > 2024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技术岗位与能力培养研究报告-中国软件行业协会 |
2024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技术岗位与能力培养研究报告-中国软件行业协会 |
来源:中国软件行业协会 时间:2024/3/16 |
大模型的核心作用在于突破数据标注的困境。通过学习海量无标注的数据进 行预训练,大模型拓展了整体模型前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升了大模型的 知识水平。这种方式使得大模型能够在后续下游任务中以低成本且G适应性的方 式发挥应用价值。 在实践中,大模型先通过基于海量数据的自监督学习阶段完成了“通识” 教育。接着,通过“预训练+精调”等模式,在共享参数的情况下,根据具体应 用场景的特性,用少量数据进行相应微调。这种方式使得大模型可以G水平地完 成任务,为各种L域带来了更准确、G效的解决方案。 根据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 告》显示,从已经发布的大模型分布来看,中美两国数量合计占总 数的超 80%,美国在大模型数量方面居之。有专家披露,据不完全统 计,目前 10 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已发布 79 个。 《报告》显示,我国 14 个省市和地区在开展大模型研发,梯队是北 京、广东、浙江、上海;其中北京已发布 38 个大模型。在模型L域分布上, 自然语言处理仍是目前大模型研发活跃的重点L域,其次是多模态L域, 在计算机视觉和智能语音等L域的大模型还较少。 《报告》认为,国内通用类大模型正在持续拓展应用L域,包括文心一 言、通义千问、星火认知等一批通用大模型正在快速发展,打造跨行业通用 化人工智能能力平台,其应用行业正在从办公、生活、娱乐向医疗、工业、 教育等行业加速渗透。同时,垂直L域专业类大模型也在不断深化落地,一 批针对生物制药、遥感、气象等垂直L域的大模型,发挥其L域纵深优势, 提供针对特定业务场景的G质量专业化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大模型作为技术发展的重要引擎,正推动各行各业的革命性变革。 国内大模型发展迅速,中美两国在大模型数量上占据主导地位。 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科技巨头纷纷推出各自的大模型产品,如“文心一言”和“通义千问”。 人工智能人才需求激增,国内人才缺口巨大,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1000万。 层面的人才培养工作正在加强,新职业的认定和技能标准制定正在进行中。 企业、院校和行业协会合作,共同探索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创新,以适应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 附件:2024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技术岗位与能力培养研究报告-软件行业协会![]() |
相关推荐 |
»
AI应用专题:百花齐放,静待杀手级应用
» 人工智能+引爆新质生产力革命,AI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变革 » AI 的三大谬误-AI无所不能,将取代人类 » AI 的五大悖论-可解释性与自主性悖论 » 第一到第五范式:经验范式 理论范式 计算范式 驱动范式 » AI大模型落户矿山,智能化形成商业闭环,井下智能综采面远程控制 » 人人都必须为2025年的十大人工智能趋势做好准备 » 大模型的异构计算和加速:加速方法,包括XPU异构计算,多个模型的精度,推理算法优化 » 2024年人本智能:人机共生时代的科技发展观报告,人机关系推向了新发展阶段,加速了人工智能在全行业的应用普及 » 中国AI大模型产业发展驱动力:政策因素 » 2025具身智能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具身智能技术发展与行业应用简析,机器人的能力向商用服务、家庭服务等更开放的场景进行延伸 » 2025年十大AI技术趋势-原生统一多模态、具身智能、AI for Science |
![]() ![]() ![]() |
![]() |
|
|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生产研发基地:山东日照太原路71号 电话:4008-128-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