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开发 > 机器人各部位关键技术分析
 

机器人各部位关键技术分析

来源:高工机器人    时间:2024/10/17

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需要人工智能、G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的协同创新和突破。 2023 年 11 月 2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出,到 2025 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为机器人关键技术攻关指 明了方向,将有助于推动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1 机器人“大脑”

围绕动态开放环境下人形机器人感知与控制,突破感知-决策-控制一体 化的端到端通用大模型、大规模数据集管理、云边端一体计算架构、多 模态感知与环境建模等技术,提G人形机器人的人-机-环境共融交互能 力,支撑全场景落地应用。

2 机器人“小脑”

面向人形机器人复杂地形通过、全身协同精细作业等任务需求,开展G 保真系统建模与仿真、多体动力学建模与在线行为控制、典型仿生运动 行为表征、全身协同运动自主学习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升人形机器人非 结构化环境下全身协调鲁棒移动、灵巧操作及人机交互能力。

3 “机器肢”

面向人形机器人G动态、G爆发和G精度等运动性能需求,研究人体力 学特征及运动机理、人形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及控制等基础理论,突破刚 柔耦合仿生传动机构、G紧凑机器人四肢结构与灵巧手设计等关键技术, 为人形机器人灵活运动夯实硬件基础。

4 “机器体”

面向人形机器人本体G强度和G紧凑结构需求,研究人工智能驱动的骨 架结构拓扑优化、G强度轻量化新材料、复杂身体结构增材制造、能源 -结构-感知一体化设计以及恶劣环境防护等关键技术,打造具有G安全、 G可靠、G环境适应性的人形机器人本体结构。


 
 
 
相关推荐
» 常见的人工智能大模型:NLP,CV和多模态大模型
» 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现状与挑战对比
» 人形机器人大模型相关研究及应用
» 研究人员开发了人工智能驱动的移动机器人,可以高效地进行化学合成研究
» 与机器人协同,对机器人的意图归因会影响人机协作
» 机器人的触感灵巧手Linker Hand,20个主动自由度
» 全驱动机械手的优缺点:适合功能性和精细操作较高的场合
» 欠驱动机械手的优缺点:节省空间和重量,不具备完全重复的运动轨迹
» 人形机器人“好用”的关键 特斯拉Optimus22自由度灵巧手方案解析
» 普渡机器人R2X架构,专用、类人形、人形三类机 器人的完整产品布局
» 星动纪元打造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特色产品
» 大模型与机器人本体结合提供感知交互新能力,助力形成决策
 
 
 
  » 联系我们
X 关闭  
 
网站首页
关于创泽 公司简介   资质荣誉   企业文化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机器人新闻 董事长新闻 比赛与荣誉类]  行业动态
解决方案 商用服务机器人   陪护机器人   安防机器人   智能医疗机器人  党建机器人
服务支持 常见问题   下载
人才招聘 招聘信息   精彩瞬间
党群建设 党建活动   工会活动   其他活动
商务合作 招募支持   报名提交
联系我们 售后服务   留言咨询
   
   
 
联系我们  
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山东省日照市开发区太原路71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生产研发基地:山东日照太原路71号       电话:4008-128-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