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新一轮AI下的人机关系:人类社会治理和伦理中的AI |
新一轮AI下的人机关系:人类社会治理和伦理中的AI |
来源:财新智库 时间:2024/12/7 |
AI 不仅仅是一场新的技术革新,更是一场社会关系变革和价值观念的重塑。它所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创新和社会生活 的便利,还包括各种智能化风险和伦理挑战。人类不能以纯技术中心或者技术中立的视角来看待 AI 以及处理人类与 AI 的关系,典型体现如 AI 技术与用户隐私及数据滥用问题。AI 技术的应用大量涉及个人数据的收集和处理,AI 系 统涉及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可能被用于未来模型的迭代训练;AI 还可能被用来生成虚假信息或恶意软件,从而造成重 大经济损失和引发法律纠纷。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建立与之适配的社会治理和价值体系。 很多学界代表在公开论坛等场合表达了这一担心。例如,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 验室主任肖仰华在 2024 Inclusion 外滩大会上曾表示,人类与其担心 AI 产生意识,不如先去担心 AI 过速发展引发 失控的风险。肖仰华认为,AI 大规模应用的挑战,先在于当下的生产关系等社会发展上层建筑,如何适应以人工智 能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其次,技术普惠问题同样值得关注,即如何避免少部分人借助先进技术形成不正 当的竞争优势;此外,还应该特别注意防范技术成瘾,防止先进技术对人类造成反噬。 1950 年,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了《我,机器人》一书,书的引言中提出的“机器人三大定律”,开启了人工智能伦 理(AI ethics)研究的先声。“机器人三大定律”旨在约束自主机器,使其服从以保护人类为目的的强制性人性伦理准 则,从宏观层面规范了人工智能的运用边界。面向未来,AI 应用的要原则应该是以人为本,AI 应用要回归科技服 务于人的本质,凡是伤害人之本性的 AI 要格外谨慎使用。此外,应明确 AI 不应该成为少数人的特权,每个人都有权 利并且能够参与其中。这些新的社会和伦理关系也构成了新的人机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进一步从社会、伦理和 法律等层面对人机关系进行新规范、新思考。 展望未来,随着应用的日益深入,作为人类的创造物,人工智能将被赋予以前只能由人类心智完成或尝试的任务—— 产生接近乃至超越人类智能所能完成的结果,这无疑挑战了人何以为人的决定性属性。AI 的发展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类的d特性和价值所在,促使人们从“以人类理性为中心”转变为“以人类尊严和自主性为中心”,并需要在技术进 步和人文关怀之间找到平衡。
|
相关推荐 |
»
构建新型“三线”人机关系:人机协作,人机共生,人在机器之上是底线
» 人本智能的内涵和原则:三个维度的升级,四个发展原则 » 人本智能的产业实践: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则爆发,共识寻求,伦理实践 » 2024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画像与能力评估报告:企业总计超150家,任务级能力占40%,技能级能力占60% » 全球人形机器人产品数据库(2024 年):智元机器人 均胜集团 帕西尼感知科技 追觅科技 星动纪元 » 人工智能发展报告 (2024 年):技术创新方向,产业升级重点,行业落地趋势和安全治理进展,展望人工智能发展机遇 » 人工智能技术演进走向新范式:单任务智能到多任务智能 » 人工智能工程化迈向新阶段:应用工具链拓展大模型应用广度 » 人工智能产业稳中有进迎来新动能:规模6233 亿,增长21.5% » 语言大模型能力提升主要体现为四方面:上下文窗口,知识密度增强和强化学习等 » 合成数据技术创新主要呈现四大趋势:深度进化 不断突破 融合发展 隐私保护 » 2024具身智能科技前沿热点:智能灵巧操作大模型,空间智能,人形机器人,大规模仿真训练平台,触感灵巧手,具身智能导航大模型等 |
![]() ![]() ![]() |
![]() |
|
|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生产研发基地:山东日照太原路71号 电话:4008-128-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