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趋势 > 海外人形机器人深度:人形机器人GhatGPT时刻已至,机器人产量突破1万台
 

海外人形机器人深度:人形机器人GhatGPT时刻已至,机器人产量突破1万台

来源:东吴证券    时间:2025/2/11

美国科技公司具备算力和大模型优势,引L人形机器人发展,进度看特斯拉﹥英伟达﹥Google ﹥OpenAI:从进展看,特斯拉居,且从芯片、数据训练、大模型到本体制造、运控模型均自研自产,25年已制定千台量 产目标。其次为英伟达,其具备强大的算力能力+数据训练平台优势,利用微软芯片、数据、大模型、开发平 台,为人形机器人公司打造底层开发生态,已与14家人形公司合作。其次为Google,从放弃本体聚焦机器人大模型,到再次牵手机器人公司合作下一代人形机器人,具备大模型能力。OpenAI目前通过投资和自己小规模 研发机器人本体,尚未All in。苹果和Meta目前专注机器人细分感知L域,平台推出机器人感知系统ARMOR 可用于机械臂,Meta此前收购Digit触觉传感器团队。

以美国为的创业型公司与科技公司加强大模型合作,加速商业化场景落地,潜力上看Figure AI> Agility> 挪威1X> Apptronik>德国Neura Robotics >加拿大Sanctuary AI。Figure02已获得宝马、亚马逊等订单 ,公司预期两大客户未来4年订单需求10万台,25年销量目标几千台,并获得科技巨头投资,股东背景雄厚。Agility专注物流场景,已获得亚马逊、GXO订单,商业化放量进度快,在建1万台产能。1X专注家庭场景, 25年目标1千台产量。Apptronik计划25年底商业化量产,已与google合作下一代机器人。德国Neura Robotics 25年1月在手订单10亿欧。以上公司均加入英伟达Cosmos,大模型加持迭代加速。

25年海外机器人元年,大规模量产后,供应链将充分受益。海外公司均重视落地场景,25年是量产元年, J大部分公司先落地车间和物流场景,部分企业如1X和Neura Robotics同样重视家庭场景,双足和手部形态 多样化。25年各家目标从几百台到几千台不等,我们预计25年海外机器人产量突破1万台,其中特斯拉5k台, 27-28年TOC端突破,特斯拉销量达到100万台。随着大规模量产,供应链将切换至厂商,绑定特斯拉的 tier1为受益,其次为各环节核心龙头。



附件:海外人形机器人深度:人形机器人GhatGPT时刻已至,机器人产量突破1万台



 
 
 
相关推荐
» 四足机器人:移动智能体的踏浪者,售价已降至万元区间,年销有望突破 40万台
» 人形机器人灵巧手:仿生设计大势所趋,自由度由11个提升至22个,并且采用丝杠替代蜗杆与腱绳组成复合传动系统
» 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崛起,2035年将有13亿台AI机器人,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40亿台
» 机器人商业服务场景:多元化带来的丰富需求
» 家庭服务、养老服务及特殊场景:四足、人形机器人的全新落地场景
» 医疗场景:精细化智能手术机器人与康复机器人推动医疗服 务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发展
» 人形机器人:产业跃迁,政策驱动、技术拐点与场景革命的三重共振,出货量或达400万-1000万台,增长率70.6%至84.9%
» 人形机器人需求广阔,2035年有望达千万级销量
» 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高壁垒环节,伺服系统市场规模超200亿,步进系统市场规模在10亿
» 从应用侧看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变化:产业化应用进行到关键时期,示范化应用场景有望持续落地
» 2025机器人+应用与产业链新一轮加速发展蓝皮书-涵盖宏观背景、产业动向、产业政策、行业热点、市场前景等多个方面
» 2025机器人创新技术企业TOP50
 
 
 
  » 联系我们
X 关闭  
 
网站首页
关于创泽 公司简介   资质荣誉   企业文化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机器人新闻 董事长新闻 比赛与荣誉类]  行业动态
解决方案 商用服务机器人   陪护机器人   安防机器人   智能医疗机器人  党建机器人
服务支持 常见问题   下载
人才招聘 招聘信息   精彩瞬间
党群建设 党建活动   工会活动   其他活动
商务合作 招募支持   报名提交
联系我们 售后服务   留言咨询
   
   
 
联系我们  
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山东省日照市开发区太原路71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生产研发基地:山东日照太原路71号       电话:4008-128-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