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应用 >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上天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上天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
来源:CAAI认知系统与信息处理专委会 时间:2020/7/24 |
12时41分,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天问一号”预计运行约90个火星日,大约地球时间的3个月。“天问一号”质量几乎是“玉兔2号”探测器的两倍。“天问一号” 火星机器人采用成熟的轮-臂式结构。由车轮、行进驱动机构、转向驱动机构、差动机构和左右摇臂等组成。由承载车体的差动机构连接左右主摇臂,将机器人本体重力载荷传递到摇臂,再通过驱动机构和车轮,将载荷传递至表面。副摇臂可绕主摇臂上的铰链转动,左右主摇臂可绕差动机构实现两侧差动,使6个车轮始终同时着地,被动适应火星表面复杂的地形地貌。移动分系统设计为6轮全驱动,既可以提G机器人的附着牵引力,又可以应对个别车轮发生故障时能够确保机器人仍保持一定的移动能力。 同时“天问一号” 火星机器人搭载了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火星表面此次探测仪、火星气象测量仪、地形相机共6台科学仪器。
在成功着陆之后,“天问一号” 火星机器人将进行“拍照留念”、探测物质和元素、探测环境和侦测火星浅层地质结构,以及探测火星气象等。同时竖立在前端的桅杆D端的全景相机,可以帮助机器人自主避障。
目前,美国在火星探测机器人方面仍处于L先地位。“索杰纳号”、“勇气号”和“机 遇号”以及“好奇号”相继被送入火星表面,成功对火星进行了探测。其中,“机遇号”在火星上工作了15年,行驶里程超过45.16km,是目前人类在地球以外天体上行驶距离远的探测机器人。 同时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研制的火星无人机将作为“2020火星车”的配置载荷前往火星。2020火星无人机的基础构型正是JPL-2015火星无人机,重量不到1.8 kg,是一个小型自动旋翼飞行器,机身尺寸约9 cm,搭载了太阳能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两个反向 旋转的叶片能够以每分钟近3000转的速度咬入火星稀薄大气,这一转速约是地球直升机转速的10 倍。 宇宙的形成、地球的起源、生命的进化以及外星生命等科学问题,需要通过深空探测才能获得答案。机器人是我们“问天求索”的先锋,期待它们给人类带来好消息。
|
相关推荐 |
»
聊天机器人提供客户支持和互动,转变了传统商务沟通模式
» 家庭护理机器人系统:护理接受者、医生、家庭成员和机器人 » 医疗保健4.0的家庭护理机器人系列 » 流行病爆发时期的社交辅助机器人应用 » 草莓采摘机器人的果实定位与环境感知 » 头豹研究院发布《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深度报告》 » 《2020工业物流自主移动机器人(AMR)产业发展蓝皮书》发布 » 人工智能案例 依图科技:不断崛起的AI独角兽,营收全部投入研发 » 塑保温板下料机器人 » 焊接机器人 » 自动走建筑智能测量机器人 » 智能抹灰机器人 |
![]() ![]() ![]() |
![]() |
|
|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生产研发基地:山东日照太原路71号 电话:4008-128-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