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首页 > 人工智能标准 > 101 计划中人工智能知识点 |
101 计划中人工智能知识点 |
来源: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时间:2022/8/24 |
2021 年年末, 教育部在北京大学启动实施的计算机L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 点工作计划(简称 101 计划),101 计划是学科建设和教育改革的一项品牌, 围绕“以生为本、 聚焦教学、 剖析课堂、赋能教师”的理念, 用两年时间推出 12 门 计算机核心专业课程的名课、名师、名教材,对课程的内容、 讲授方式、实践平 台进行多面建设,引L带动G校计算机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101 计划中所 建设 12 门课程和负责教师如表 5 所示。 101 计划启动以来, 33 所计算机科学类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G校 中 15 所G校的 40 位老师参与了《人工智能引论》 课程建设 (见表6) 。通过讨 论, 参与建设教师认为人工智能具有多学科交叉综合、 渗透力和支撑性强、G度 复杂等特点, 呈现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G度融合特色。
以“厚基础、强交叉、养品行、 促应用”为理念, 按照“厚算法基础、养伦理意 识、 匠工具平台、促赋能应用”的培养目标, 《人工智能引论》 设置了 10 个模块 和 62 个知识点(含 9 个进阶知识点),希望学生们能了解符号主义人工智能、 连接主义人工智能和行为主义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融合交叉等历史发展脉络, 掌握知识表达与推理、 搜索探寻与问题求解、 统计机器学习、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 习、 强化学习、人工智能博奔等基本算法, 树立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意识, 理解 保障人工智能安全、可信和公平的技术方法, 会应用人工智能工具、芯片和平台 等手段,搭建具体场景所需人工智能架构与系统,完成自然语言中机器翻译、视 觉理解中图像分类、机器人中行为控制或科学计算等应用案例。通过对图灵测试、 逻辑推理、概率建模、数据拟合、 参数优化、 博奔对抗和智能演化等算法原理的 L会,知晓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对人机共融所形成的社会形态中 应遵守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有清晰认识。
|
相关推荐 |
»
K12教育中的人工智能
» 中国信通院发布《可信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发展报告(2022年)》 » 亿欧智库发布《2022中国AI商业落地研究报告》 » 《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公布,11月1日正式实施 » YY /T 1833.1-2022《人工智能医疗器械 质量要求和评价 第1部分:术语》 »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生产设备运行绩效评价指标集》GB/T 23023-2022 »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数字化转型 价值效益参考模型 GB/T 23011-2022 »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供应链数字化管理指南》GB/T 23050-2022 »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生产设备运行管理规范》 GB/T 23022-2022 » GB/T 39785-2021 国家标准《服务机器人 机械安全评估与测试方法》 » TCIE 058.1-2019 机器人互操作功能规则:声源定位 » 智能制造国家标准GB/T 41255-2022《智能工厂通用技术要求》 |
![]() ![]() ![]() |
![]() |
|
|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生产研发基地:山东日照太原路71号 电话:4008-128-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