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十四五规划 >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5部门关于印发《山东省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5部门关于印发《山东省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
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时间:2023/5/8 |
1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逐步增强。强化产业基础技术攻关,每年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攻克产业基础技术10项左右。每年组织实施100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和30项以上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开发应用一批先进工艺技术,推进产业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赋能”效应不断凸显。 2 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塑强。企业切实将人才作为引LG质量发展的核心资源,引才育才路径不断拓宽,用才留才体系更加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更加多元。持续壮大“国字号”L军人才队伍,每年实施一期泰山产业L军人才工程创新L军人才项目,准确引育100位左右企业类人才、50位左右平台类人才。 3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G。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达到2150家左右,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达到70家左右,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达到500家左右,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20家左右,全省新型研发机构总量达到1000家,其中省J新型研发机构超过500家。每年实施3000项左右技术创新项目,带动产生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 4 出色企业培育规模逐年壮大。每年新培育瞪羚企业400家、d角兽企业3家左右。到2025年,努力推动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家左右,省J以上制造业单项G军企业达到1000家左右,全省G新技术企业达到3.3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入库企业达到4.2万家。 5 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G标准建设已批复的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省制造业创新中心达到50家左右,制造业省J技术创新中心总量稳定在100家左右,支持优秀的省J技术创新中心争创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成为产业链协同创新策源地。围绕标志性产业链形成成熟的产学研准确对接机制,畅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渠道。 6 未来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打造成为全国未来产业发展先行区。未来产业体系初步建立,突破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一批标志性的重点产品和服务,打造一批国内L军的龙头企业和创新平台,依托特色园区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创新力强的未来产业集群。 7 “山东制造”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每年遴选、推介100项左右“山东制造·齐鲁精品”,开展“山东制造·品牌故事”展播活动。加大对先进质量管理经验的推广和应用,全国质量标杆达到60项左右,全省质量标杆达到400项左右。
![]() |
相关推荐 |
»
山东省于印发数字强省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 山东省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发布《数字青岛2023年行动方案》 » 关于印发济南市“十四五”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规划的通知 » 关于印发《山东省支持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促进机构奖励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 » 威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威海市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 » 山东省企业文化建设十四五发展 指导意见(2021-2025年) » 关于印发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 关于印发泰安市“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通知 » 关于印发《莱州市安全生产“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 关于印发临沂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的通知 » 关于印发威海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
![]() ![]() ![]() |
![]() |
|
|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生产研发基地:山东日照太原路71号 电话:4008-128-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