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首页 > 人工智能标准 > 人工智能安全标准白皮书(2023年版) |
人工智能安全标准白皮书(2023年版) |
来源: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时间:2023/6/14 |
《人工智能安全标准化白皮书(2023版)》由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20家单位共同编写,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发展现状,分析了人工智能面临的新的安全风险,结合国内外人工智能安全政策与标准现状,指出了人工智能安全标准需求,提出了下一步开展人工智能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建议,为规范引导人工智能安全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 (一)人工智能安全属性定义和度量指标 随着人工智能安全工作开展,安全属性定义逐步形成一些共识,国 际标准以及相关技术文件也给出了部分安全属性的定义描述,但不同文件 之间仍有差异。可靠性、可解释性、公平性等重要安全属性定义的标准统 一,以及其度量指标的规范化,将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有着重要促进意义。 (二)用户输入数据安全保护相关规范 在人工智能通常收集用户输入数据用于训练的背景下,如何保障用户 输入数据的安全亟需技术标准。根据操作场景的不同,用户输入的数据可 能包含人脸、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可能包括个人健康情况、 情感状况等个人隐私,可能包括企业技术和经营活动有关的商业秘密,甚 至可能包括秘密等。 (三)人工智能服务网络安全防护相关指南 围绕人工智能服务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对抗样本攻击、爬山攻击、 模型窃取、供应链攻击等新型攻击威胁,需要研究在数据集防护、算法模 型保护、抗逆向攻击等方面的安全技术措施指南,帮助人工智能服务提供 者保护业务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模型参数等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 |
相关推荐 |
»
与人工智能直接相关的安全标准
» 人工智能安全标准 » 英国人工智能战略:支持创新,建立监管框架,暂缓立法 » 加拿大人工智能战略:聚焦人工智能应用的民众权益保护 » 美国人工智能战略:强调安全原则,鼓励企业行业自律 » 欧盟人工智能战略:严格人工智能监管,持续推进立法进程 » 俄罗斯人工智能战略:关注人工智能对国家安全影响 » 新加坡人工智能战略:关注人工智能应用安全治理和评估 » 日本人工智能战略:同时关注人工智能正面和负面影响 » 中国人工智能战略:高度重视,有效平衡发展和安全 » 人工智能安全风险分析 » 人工智能安全属性 |
![]() ![]() ![]() |
![]() |
|
|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生产研发基地:山东日照太原路71号 电话:4008-128-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