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教室的照明质量和节能要求 一般要求
5.1.1 普通教室课桌面的维持平均照度不应低于 300 lx。课桌面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 0.7。其它场所 教室的维持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要求见表 2。
5.1.2 教室黑板应采用专业黑板灯具,其维持平均照度不应低于 500 lx。黑板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 0.8。
5.1.3 教室的统一眩光值不应大于 19。
5.1.4 教室的照明节能要求应符合表 2 中照明功率密度的规定。
5.1.5 各场所的照度参考平面、维持平均照度、照度均匀度、统一眩光值、照明功率密度、显色指数、 相关色温
6.1.2 教室灯具
6.1.2.1 宜采用悬挂式格栅灯具,采用吊杆安装方式,并按教室纵向(灯具长轴垂直于黑板)均匀布设。
6.1.2.2 距课桌面的低悬挂G度不应低于 1.7 m。
6.1.2.3 安装应符合 GB/T 36876—2018 中 5.4 的规定。
6.1.2.4 调光系统应符合 GB/T 36876—2018 中 5.5 的规定。
6.1.2.5 采用吊杆安装方式的教室灯宜使用刚性吊杆安装,其内径不应小于 10 mm,壁厚不应小于 1.5 mm,吊杆应与灯面垂直,无倾斜,两杆与灯具两端的间距偏差±5 mm。
6.1.2.6 采用嵌入式安装方式的教室灯宜增加固定装置(如吊钩、吊线、转换框等)。
6.1.2.7 质量大于 3 kg 的悬吊灯具,固定在螺栓或预埋吊钩上,螺栓或预埋吊钩的直径不应小于灯具 挂销直径,且不应小于 6 mm。
6.1.2.8 质量大于 10 kg 的灯具,固定装置及悬吊装置应按灯具重量的 5 倍恒定均匀布载荷做强度试 验,且持续时间不应少于 15 min。

| 资料获取 | |
智能教育机器人功能介绍 |
|
| 新闻资讯 | |
| == 资讯 == | |
| » 2025机器人企业创新50强 | |
| » 机器人的动力学:拉格朗日法 | |
| » 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 | |
| » 机器人的传动机构:有丝杠传动机构、齿轮传 | |
| » 机器人的移动机构:车轮式移动机构;履带式 | |
| » 机器人的技术参数:自由度、定位精度和重复 | |
| » 医用机器人的应用:临床医疗用机器人、护理 | |
| » 海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指南 (20 | |
| » 海南省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 ( | |
| » 服务机器人的应用:为人类生活和健康提供服 | |
| » 机器人的详细设计:控制方案,设计及驱动方 | |
| » 机器人的自由度,直接影响到机器人的机动性 | |
| » 机器人系统的结构:机械手、环境、任务 和 | |
| » 2025年智能焊接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 | |
| » 商用服务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组成:任务规划, | |
| == 机器人推荐 == | |
服务机器人(迎宾、讲解、导诊...) |
|
智能消毒机器人 |
|
机器人底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