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塑造发展新优势。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努力建设G水平创新型省份。
二是多面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先进制造业强省、质量强省建设,做大做强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现代纺织服装、现代物流、旅游六大主导产业,提档升级特色现代农业与食品加工、冶金、建材、文化四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与新医药、海洋G新五大新兴产业,打造“六四五”产业新体系。
三是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新时代数字福建。把数字福建建设作为推动G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持续放大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平台效应,深化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数字中国样板区和数字经济发展新G地。
附件: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多面加大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力度。积J推动福州市空间布局调整和整体竞争力提升,形成以福州中心城区为引L、以新区新城为重要引擎的国家中心城市
索引号:NP00101-0302-2021-00035,2035年南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绿色G质量发展超越的远景目标为法治南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索引号:QZ00101-0300-2021-00039,数字泉州建设和数字产业集群发展形成新G地,研发经费投入增长率年均增长20%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 13%
闽政办〔2021〕58号,到2025年,福建省国家创新型省份格局基本形成,年均增长18%以上,科技综合实力全国排名进入前12位
打造协同G效的数字政府,发展融合创新的数字经济,建设共治共享的数字社会,构建赋智赋能的数据体系,布局集约智能的新型基础设施,筑牢可信可靠的网络安全屏障
构建泛在智联的数字底座;激活有序流通的数据要素;发展创新发展的数字经济;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社会;打造多元协同的数字政府
五个双百:教育财政投入200亿元以上;建设约200所学校;创建240所以上各级各类出色学校;培养200名市级以上优秀校长;培养200名以上省级名优教师
明确重点工作和重点工程,共七个方面,7项重点工作,10项重点工程;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打造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提G资源利用效率
漳政办〔2022〕21号,能源生产总量达840万吨标准煤,全社会用电量达到381亿千瓦时,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为31.9%,提升LNG接收储运能力
城乡残疾人技能培训5500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覆盖率达到100%;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率达到100%;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含)以上
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左右,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80%以上,力争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20亿元
加快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力争建成1家以上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建设数字档案共享服务体系,扩大一网查档,异地出证惠民服务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