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深圳建设用地总量管控模式基本建立,建设用地总规模保持在1032平方公里以内(将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和国家批复的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终确定),建设用地供应规模58平方公里,其中更新整备直接供应用地10平方公里。
●全市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保持在478平方公里,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394平方公里(将根据国家批复的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终确定);
●森林覆盖率保持37%以上,自然岸线保有率40%以上;
●公园绿地、广场步行5分钟覆盖率达到75%;
●完成20平方公里产业空间整备,有序推进25平方公里产业空间连片改造;
●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4.5张,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数67.3万个,保证“十四五”期间供应居住用地15平方公里以上。
附件:关于印发深圳市国土空间规划保护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到2025年,东莞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制造强市取得显著成效,国际出色的松山湖科学城初步建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
汕府〔2022〕32号 ,整合优化现代化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打造粤东品牌赛事活动体系;巩固提升全民健身社会组织能力
阳府〔2022〕9号;持续提升阳江市供水保障能力;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健康水生态和宜居水环境;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
提出1+10+44+177的总体框架结构,实施海港提振行动,智慧赋能行动等10大行动共44项重点任务,细化分解为177项可操作,可执行的具体工作
助力东莞加快成为湾区政务服务引L者,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城市数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范例,在全国打造市,镇,村(社区)三级联动的市域治理一网统管体系
东府办〔2022〕21号,到2025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到2030年生态环境多面改善,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在关键L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
东府办〔2022〕15号,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建筑产业G质量发展,基本实现千亿产业,现代建造的目标
佛府办〔2022〕3号,提出“1310”工程,即13项重点任务,10个专栏项目,多面落实健康优先战略,完善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安全体系
东府办〔2022〕26号,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应届G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6%以上
韶府〔2022〕8号,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5,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位数达5.5
深府〔2022〕34号,人均预期寿命达到 84.53岁,市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 50%以上;三甲医院达到30家,社康机构总数达到1000 家以上
肇府办〔2022〕5号,围绕就业,社保,人才,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等五方面提出了19项量化目标;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等十四个工作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