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3年,全市养老服务床位数达到1.35万张。多面建立居家社区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新建居住区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规划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引导养老机构开展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养老机构中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0%。每个县至少有一所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特困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
到2025年,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全市养老服务多样化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养老服务质量大幅提升。兜底线、促普惠,巩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基础地位。智慧养老创新加强,老龄产业提质升级。全市养老服务床位数达到1.7万张,养老机构中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5%。
到2023年,逐步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规范体系,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积J开展普惠性托育机构创建工作,有条件的县区建设达标的婴幼儿照护机构,每千人口拥有托位数4.1个。
到2025年,婴幼儿照护服务规范体系基本健全。日间照护、保育、教养等多种形式出色托育服务快速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发展趋势良好,托育服务机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50%以上,各县区共建成达标的婴幼儿照护机构不少于6个,建成至少一个市级示范性、综合性托育服务中心。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以上。
附件:关于印发《本溪市“十四五” 时期“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的通知
本政发〔2022〕4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7.5%,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
坚持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推动;部署安排17个方面重点任务,推进科技创新人才等9个类别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兴辽英才计划人才项目平台
辽政办发〔2022〕32号;养老服务床位从23.55万张增长到25.55万张;常住人口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托位数力争从3个达到4.5个;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80%
葫政办发〔2022〕23号;工业经济增速进入全省14个城市的前五名;工业经济总量在全省14个城市中实现位次前移并进入D二梯队;年均增速不低于7%
抚政办发〔2022〕1号,四个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26亿元,遴选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983个,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6个
抚政办发〔2022〕11号,26207名贫困残疾人得到生活补贴,22495名残疾人得到护理补贴,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2355人次,2580人次残疾人享受托养照料服务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均达到92%以上,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控制在10%以下,儿童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下降0.5~1个百分点
大政发〔2022〕11号,孕产妇死亡率到2025年控制在9/10万以下,适龄妇女宫颈癌人群筛查率达到70%以上,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覆盖率达到100%
建设5个标准化区级社区学院,50个标准化街道(乡镇)社区教育中心,200个标准化社区(村)居民学校,建设750个睦邻学习点
沈农发〔2022〕3号,预算安排粮食出色示范区建设资金100万元,建设粮食作物出色示范区;安排沈阳市菜篮子生产保供基地补助资金200万元
到2035年达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朝阳目标基本实现,主要涉及环境质量改善,应对气候变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五个方面的16项指标
到2025年,辽宁省农业农村G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从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3个方面确定了21项主要指标
辽宁沿海经济带G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布局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支持大连布局国家航运,物流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
2035年远景目标:沈阳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新时代多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成为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中心城市
辽宁一带一路”合试验区加快建设,辽宁自贸试验区123项试点任务全部落地。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53国公民来辽宁可144小时过境免签
深兰科技鞍山人工智能研究院成功落地,全市G新技术企业达到317家,鞍山G新区获批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鞍山腾鳌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G新技术产业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