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结构加快优化。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推动资本市场G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完善企业上市挂牌服务协调机制,力争每个县(市、区)每年有一家企业上市挂牌、五年有一家企业主板上市,实现县(市、区)企业上市全覆盖,力争2025年末全市上市公司达到20家。积J支持和推进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扩大股权融资规模。力争2025年末直接融资突破4000亿元。
金融创新持续深化。全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优化绿色金融产品供给,完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力争2025年末绿色信贷余额突破550亿元。加大普惠金融发展力度,多面落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求。积J发展科技金融,促进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相互融合,加大金融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和云计算等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利用区块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线上银行全覆盖。
打造支持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的绿色金融综合发展体系。围绕G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打造万亿临港产业带的目标,多面支持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创新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探索构建绿色金融支持转型发展创新试点,加大金融推动项目向G端转型、产业向G质转型、动能向G新转型,发展模式由G碳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适配性。
附件:关于印发九江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武汉地区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500亿元以上,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年平均增长8%以上,存贷款余额突破10万亿元,直接融资突破5000亿元,证券业交易规模达到20万亿元
榕政办〔2022〕20号,综合类提出2025年我市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600亿元,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超过2.5万亿元,贷款余额超过2.9万亿元
吉府发〔2022〕3 号,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 7%左右,映山红行动深入推进,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10 家以上,推动100亿+50亿+20 亿+10亿龙头企业梯队扩容
实现金融业增加值800亿元,全市金融机构税收入库(不含个税)达100亿元,境内外上市企业总量力争100家以上,实现融资与再融资金额800亿元
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年均增长9%左右,至2025年末达到12000亿元;保险业保费收入达到350亿元,年均增长3.9%左右,保费密度达到3200元/人
青西新管办字〔2022〕15 号,加快金融资源集聚,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承接青岛未来科技中心建设,打造良好科技金融生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惠府〔2022〕23 号,实现金融业增加值 420 亿元;金融保险业税收收入达 50 亿元以上;做大做强资本市场惠州板块,上市公司总量达到 35 家
桂政办发〔2022〕20号,实现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总资产2.8万亿元,银行业存款余额1.9万亿元、贷款余额1.6万亿元,保险保费收入100亿元
金融业增加值增速G于GDP增速,年均增长6.5%以上;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年均增长5%左右,贷款余额年均增长8%左右,存贷比达到85%左右
银保监发〔2022〕10号,要求在支持城市建设和治理相关业务过程中,加强风险管理,严守风险底线,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坚持房住不炒定位
工信部联企业〔2022〕54号,打造一批大中小企业融通典型模式,激发涌现一批协同配套能力突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
聊金监发〔2022〕2号;贷款余额分别突破6700亿元和450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左右;力争上市公司数量5年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