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防治理现代化目标。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更加健全,各级消防安全委员会常态化运行,消防执法改革任务全部完成,消防监督管理新模式完善运行,基层消防管理网格发挥实效,乡村、社区火灾防控水平明显提升,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深入推进,火灾隐患整治效果明显,社会消防安全环境不断改善。
2.火灾控制目标。控制较大以上火灾,确保火灾形势保持稳定,坚决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确保年均10万人口火灾死亡率控制在0.19以下,年均GDP火灾损失率控制在0.15‰以下。
3.消防科技提升目标。加强灭火和应急救援装备建设,新购适应现代灾害救援需求的车辆,消防站车辆器材装备按标准配备,不断提G装备科技含量;完成实战指挥平台建设,指挥调度网服务器虚拟化、接处警系统升级改造、网络安全及边界平台接入建设;实现消防网格化管理与平安综合系统的有机融合,推进消防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4.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建设现代化战勤保障地和训练基地。优化站点布局,有效缓解消防站建设欠账、滞后问题,城镇建成区消防站全覆盖。随新建、改建道路同步建设市政消火栓,达到保护半径不超过150米、间距不大于120米的国家标准要求。加强消防通道清理,保持安全通道畅通。
5.灭火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目标。建立适应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职责使命和职业特点的工作、管理、荣誉、保障等制度体系。
6.综合应急救援能力目标。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完善,指挥调度扁平顺畅,消防战勤保障体系和社会联动机制完善G效。执勤训练改革深入推进,灭火救援装备结构优化合理,灭火救援整体作战能力明显增强。
7.消防安全人文环境建设目标。进一步提升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发现消除火灾隐患、扑救初起火灾和逃生自救互救能力明显增强。
附件:关于印发秦皇岛市消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唐政办字〔2022〕95号;强化政府目标责任制;坚持污染物谁产生,谁负责,谁 产生,谁治理的原则,夯实产废者的主体责任;健全固体废物分类统计
唐政字〔2022〕58号;实施无条件承诺即审批,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审批等6个事项;实施有条件承诺即审批;实施政府服务替代审批
定政办〔2022〕5号;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8.6%和16.4%;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G到0.68以上
实行一个企业一个专班工作制度;每年从中精选10~20家进行重点培育,推进4~6家企业辅导备案,力争1~3家企业成功上市,加大前期奖补力度
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处置率达到95%;强制分类区域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60%;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提升10%以上
落实经济G质量发展确保实现经济总量过万亿决策部署,打造五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逐步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以消费提质升级助力居民增收
确立省会数字经济“排头兵”地位和确保信息化建设成果安全等七大方向L域作为主要任务,确定29项具体任务,实施6个专项行动,部署24项具体工作,整体覆盖了信息化L域的方方面面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突破5万元,努力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抓好社会保障兜底等五个方面提出16条具体措施,确保增加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
衡政办字〔2022〕28号;构建党建引L城乡社区服务格局;扩大城乡社区服务有效供给;优化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布局;推动城乡社区服务数字化建设
石政函〔2022〕35号,提出了“十四五”期间要实现的5大主要目标,明确了消防事业发展10大核心指标
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98%以上,自然岸线保有率不降低,一湾一策分类梯次推进美丽海湾建设,基本实现美丽海湾全覆盖
冀发改产业〔2022〕437号,2025年底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产能多面退出,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
冀建质安函﹝2022﹞149号,房屋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市政工程扬尘污染防治,建筑拆(破)除工程扬尘污染防治
冀财农〔2022〕34号,用好脱贫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政策,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支持1-2个农业特色主导产业
冀发改电力〔2022〕471号,推动电力保供从源随荷动向源网荷互动转变,建设技术支撑平台,培育用户侧资源灵活主动参与,供需良性互动的市场生态
冀发改能源〔2022〕481号,布局建设新型储能规模400万千瓦以上,电化学储能技术明显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