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粤系列”应用服务深度和范围显著提升。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程度大大提G,到2023年,完成“四免”优化工作清单梳理,基本实现G频依申请事项“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就近办”四办率100%;到2025年,完成大批事项的“一件事”主题服务,多面实现G频依申请事项四办率100%,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域通办,做到统一身份认证互通、用户信息互认。
营商环境水平显著优化。结合恩平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特色,实现营商环境多面迭代升级,便利度和企业满意度、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到2023年,实现政务服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进一步压缩,商事登记基本实现全程电子化;到2025年,企业登记多面实现“无纸化、零见面、不跑腿”,工程项目审批项目实现“一网通办”,不动产登记实现“即办”“一窗式”集成服务
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建成智慧教育、医疗、文旅、民政、人社等各类公共服务应用,构建G效便捷的便民服务体系。到2023年,基本实现全市学校宽带网络部署全覆盖,基本实现全市医疗健康数据整合共享,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监测和应急反应能力显著提升,建成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到2025年,实现“5G+智慧医疗”应用建设,建成覆盖“文化、旅游、体育、气象”的恩平本地智慧文旅体一体化平台
数字乡村建设全市L先。结合恩平地域特色,打造数字乡村建设亮点。到2023年,加快全市乡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布局,网络提质、增速、降费等工作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园区数字化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到2025年,基本实现5G网络镇村全覆盖。完善城乡服务体系,实现镇、村社会工作服务站全覆盖。
社会治理能力全市L先。实现社会治理科学化、准确化、智能化。到2023年,实现各职能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服务资源充分整合,建成基层综合网格治理体系,完成各业务L域重点示范性应用建设,基本实现构建与省、江门市“一网统管”体系相衔接的治理格局;到2025年,依托江门市“一网统管”平台,融入全省“一网统管”体系建设
附件:关于印发《恩平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粤工信数字产业函〔2022〕26号;聚焦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流程分为产前-产中-产后三大环节;逐步培育数字乡村新业态
沪府办发〔2022〕11号;增加值力争达到3万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大于6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到80%左右,数字新赛道新动能持续壮大
吉府发〔2022〕12 号;数字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累计完成300 亿元;电子信息首位产业营收突破 4000 亿元;上云企业超过1万家,网络零售额突破 200 亿元
G府〔2022〕27号;办证时间从原来的30分钟压缩到快10分钟;粤政易注册数已达9932人;粤商通市场主体注册数为66461家;企业开办全流程平均时间为0.09个工作日
实数字基础设施,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加强数字技术创新,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集聚,丰富数字化应用场景,深化国内国际开放合作,强化支撑保障体系
构建城市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新体系,制定实施12345数字化转型推进策略,主攻数字产业化 数字化治理和数据要素化,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基础设施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以达州G新区为核心承载区协同联动区的9大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基本建成运营,数字化转型示范试点超过 30 个
5G基站建设总量超过15000个,5G用户普及率达到60%以上,IPv6规模部署,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超过70%,千兆光网家庭覆盖率超过200%,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超过350万个
梧政办发〔2022〕59号;部署新型基础设施;打造城市数智中枢感知城市生命体征;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提G政府行政效能;壮大数字经济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深化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全方位融合,全链条改造;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加快实现数字政府“整体智治;构建惠民便民的数字社会方面
国发〔2022〕14号;强化经济运行大数据监测分析;运用数字技术支撑构建新型监管机制;推动社会治理模式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优化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
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超30个,城市大数据中心折合标准机架超2.6万个,时空信息平台应用数量超200个,重要建筑水务工程项目BIM模型导入率达100%
宝政办发〔2022〕39号;宝鸡市数字政府建设在技术架构上形成了四横两纵的技术架构,打造一个云数据中心,一套标准体系,四个支撑平台,七大建设行动1147体系
赣府发〔2022〕11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10%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迈上万亿台阶;VR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2500亿元
鼓励L军企业建立自主可控区块链关键技术产业化平台(开源社区);支持建设省级区块链产业园;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达45%;
京经信发〔2022〕41号;突出数据要素,以数据链贯穿数字经济全链条;坚持问题导向,力求解决企业发展主要诉求;注重衔接互补;体现多维开放
新疆数字经济研究院发布的第五份数字经济年度研究报告; 对数字经济评价指标进行优化,测度的地州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更科学,测算数字经济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