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推动实现使用存量楼宇面积200万平方米,新增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上万家,新增从业人员20万人,新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业务收入1000亿元。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行业发展整体水平进入全国“D一梯队”。
1.聚焦重点区域。重点在中心城区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中心城区各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立足资源禀赋,利用存量楼宇加速集聚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及人才,打造集约化、特色化、现代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群。
2.完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重点的数字产业,构建创新驱动、协同开放、富有竞争力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体系。
3.优化楼宇载体环境。中心城区各区政府要建立本行政区域内存量楼宇台账,出台利用存量楼宇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配套措施
4.引导企业入驻发展。简化入驻流程,给予新入驻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租金减免、购房装修、网络通讯、适配评测等支持政策。
5.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大力加强孵化平台引育,完善楼宇生活服务功能,布局便捷社区空间和配套设施,引入专业化、职业化楼宇园区运营管理团队,提升楼宇招商引资、企业服务、运营管理等能力,打造出色创新创业生态。
6.加快应用场景开放。聚焦打造“智造重镇”,建设“智慧名城”。中心城区要积J推进应用场景开放,鼓励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揭榜”应用场景项目建设,培育一批研发能力强、成长性好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形成应用场景市、区两级联动常态化发布机制。
附件:关于印发重庆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

渝府发〔2022〕37号;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和紧密联系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共重庆21个区和四川省广安市;着力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
渝府发〔2022〕30号;轨道上的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建设取得关键进展;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8%以上;保障全市用电量1600亿千瓦时
自主培育重点制度创新成果累计数量超过120项;新增市场主体累计数量超过10万户;货物进出口总额超过6300亿元;累计达到55亿美元左右
渝北府办〔2022〕25号,打造元宇宙先导试验区和元宇宙生态产业园,实施6个一工程,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优化元宇宙产业布局
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推进气候友好型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渝府办发〔2022〕40号,新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40万套(间),人才住房5万套,实施棚户区改造约10万户,实施智慧小区建设项目600个
渝府发〔2022〕3号,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突出四个面向战略导向,着力打造战略科技G地
渝府办发〔2022〕35号,到2025年,全市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为完善,全市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进出口规模突破1000亿元
渝府办发〔2022〕41号,G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件,每亿元研发投入G价值发明专利产出达到16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突破130亿元
渝府办发〔2022〕52号,实施出色学校和出色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一批出色技工学校和专业,到2025年中职应届毕业生升入G等院校比例达到60%
渝商务发〔2022〕11号,以县乡村商业网络体系和农村物流配送三点一线为建设重点,以消费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为主线,提质布局县域商业网点
制定了18个量化指标;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800平方米;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数量180个;市级以上旅游度假区数量35个;等级景区智慧化率达到100%
渝卫发〔2021〕52号,规划共分为发展基础,发展思路,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四个部分;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智慧医疗标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