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应用 > 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来源:CAAI认知系统与信息处理专委会    时间:2020/5/10

1、老龄化市场需求 

2019年举办的全国老龄办主任会议,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会议指出,我国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G的,并且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9亿人,占比17.9%。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将很快成为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2、脑卒中造成残疾的社会需求

脑卒中在悄然无息中带走了万千的生命影响和千万人的生命质量。据《2018卫生健康统计提要》,全国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G达196万人/年,2017年我国城市居民脑卒中病死亡率为126.48/10万,农村居民为157.00/10万,幸存者中70%留有不同程度的永久性残疾。

面向老年人,脑卒中后遗症、残疾人等肢体活动受限的人群,为帮助其恢复正常的肢体运动,研制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不仅能够提G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护理人员紧缺的状况。由于医疗康复机器人直接服务于人民日常生活,它的应用将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

面临的技术难点、痛点

外骨骼机器人发展至今,行业应用仍处于初期阶段,尤其在国内,无论是在医疗L域,还是在工业L域,真正要实现大规模商用还要再等几年。究其原因,大的绊脚石依然是技术本身。

外骨骼机器人融合传感、控制、信息、融合、移动计算等技术于一身,涉及拟人化机械结构设计、驱动系统选择、能源问题及控制系统原理等关键技术。外骨骼机器人需要与人体接触,通过传感器收集人体意图,进行机械反馈,如何实现人机动态平衡,这是外骨骼机器人半个多世纪研发的难点。

国外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早于国内,商业化水平也G,我国是继美国、以色列和日本之后,第四个成功研发外骨骼机器人的。但是目前,G校和科研机构完成平衡行走,都是借助拐杖的支持,使得人机处于静态平衡,这增加了患者的上肢负担,移动性大大降低,不能自由的行走,更别提拐弯等多地形环境中的应用。



 
 
 
相关推荐
» 多地形环境下无拐支撑的新一代步行外骨骼机器人
» 2019中国人工智能商业落地典型企业案例-YOGO ROBOT
» 机器人的高精度抓取和装配
» 在高动态的餐饮场景下提供配送机器人方案
»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5G+MR全息教室创新教学模式
» 火爆的货箱仓储机器人
»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步态建模及其控制方法研究
» 机器人辅助穿衣过程中用户上肢运动实时追踪方法
» 机器人常用避障传感器
» 电子皮肤和机器学习在智能软体机器人的应用
» 人与机器人交互时代的社会认知
» 机器人常用外部传感器参数及性能对比
 
 
 
  » 联系我们
X 关闭  
 
网站首页
关于创泽 公司简介   资质荣誉   企业文化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机器人新闻 董事长新闻 比赛与荣誉类]  行业动态
解决方案 商用服务机器人   陪护机器人   安防机器人   智能医疗机器人  党建机器人
服务支持 常见问题   下载
人才招聘 招聘信息   精彩瞬间
党群建设 党建活动   工会活动   其他活动
商务合作 招募支持   报名提交
联系我们 售后服务   留言咨询
   
   
 
联系我们  
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山东省日照市开发区太原路71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生产研发基地:山东日照太原路71号       电话:4008-128-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