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动态 > 赛迪观点:再提现代制造业,西部大开发赋予制造业发展新方向 |
赛迪观点:再提现代制造业,西部大开发赋予制造业发展新方向 |
来源:赛迪 时间:2020/6/1 |
2020年5月17日,《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发布,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推动具备条件的产业集群化发展,在培育新动能和传统动能改造升J上迈出更大步伐,促进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广泛应用并与之深度融合,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并进一步强调要推动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现代制造业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发展方向,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现代制造业并非“新词”,中西部省(区、市)相关文件曾多次提及。 作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发展方向,“现代制造业”虽然在各类J规划或指导意见中鲜有出现,但却并非一个全新的提法。 早在2002年,湖北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就明确提出,逐步把湖北建设成为我国中部重要的出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区、现代制造业集聚区、G新技术发展区、现代物流中心区。 2010年四川省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规划天府新区,加快形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G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 2016年,重庆市发布了《重庆市建设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技术先进、质量效益突出的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 通过相关政策梳理可以看出,作为重要发展方向,现代制造业在我国中西部重点区域曾先后被提及。 未来,随着我国制造强国战略、多面开放战略及区域协调战略的大力推进,西部地区也将面临新形势和新机遇,现代制造业作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方向,也被赋予了新内涵。 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至关重要的核心,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实现经济G质量发展的重要L域。发达和先进省份的经验都表明,在当今时代制造业在经济G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定海神针”和“D梁柱”的重要作用。 制造业从低端逐步向中G端升J迈进,是支撑大国经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更是西部地区迈向G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现代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的GJ形态,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也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比于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制造业尤其是现代制造业对西部经济整体发展更为重要,在新时代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更应把发展现代制造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现代制造业与先进制造业侧重点不同,但均是建设制造强国、推动制造业G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先进制造业的核心是信息、生物、自动化、新材料、新能源等先进科学技术驱动、支撑与赋能的制造业新方向、新业态,其突出特征在于先进技术对制造全流程的赋能与应用。 对比来看,现代制造业更加强调生产方式的升J换代、组织方式的集群化GJ化、目标导向面向新竞争L域,其核心在于应用现代制造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建立区域制造业生态体系。 从着力点来看,先进制造业更突出强调结构升J,重点解决“低端供给过剩和G端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问题,以先进制造技术与先进模式推动产业链从中低端迈向中G端。 而现代制造业则更突出扩大有效供给,重点聚焦于G质量解决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质量效益问题。 现代制造业通过对传统制造业的“现代化升J”,应用现代制造理念和方式推动产业链的G标准建设,相比于传统制造业具有产业结构优、科技水平G、竞争地位强、生态环境好、产业融合深、效率效益佳等突出特点。 可以说,因地制宜鼓励现代制造业与先进制造业发展,是协力推动制造业G质量发展,支撑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工作。 现代制造业与先进制造业概念对比表 现代制造业在西部大开发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近五年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速推进,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西部地区新的增长J加速成长,西部地区制造业发展也迈向了新的台阶。 随着“一带一路”及西部陆海大通道建设的加速,西部地区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中地位进一步凸显,发展现代制造业迎来了新的战略机遇期。 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进一步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核心,促进发展模式向绿色集约方向转型,加速改变西部地区G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发展模式,优化配置各类生产要素,加快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G质量推进西部大开发工作、增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决胜多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发展现代制造业应准确谋方向、科学建生态、系统抓落地。 西部地区产业储备空间充足,系统承接产业能力强,存量产业密度低、转型包袱小,可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系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G起点布局,实现现代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是做好产业发展方向的准确谋划。城市的发展逐步走向了特质化、差异化,西部城市在发展现代制造业的过程中,应加强对产业主导方向的科学研判,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明确2-3个现代制造业发展方向,集聚优势资源和力量,尽快在区域中形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打响区域现代制造业品牌。 二是科学多面建立现代制造业生态体系,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对标借鉴、多面诊断、明确差距,借鉴东中部地区先进经验,促进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企业链、资金链的有效协同,培育热带雨林式的现代制造业创新生态。 三是系统有效抓工作落实,在发展现代制造业的过程中,应将现代制造业发展与治理能力提升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强任务分解,明确责任主体,同时围绕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强化推进过程中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
|
相关推荐 |
»
重磅利好!120个县被国家委以重任
» 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都有哪些重点任务 » 都说补短板,县城建设该怎么补 » 我国产业政策 »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山东省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 » 2019世界知识产权报告 » 关于合村并居!山东刚刚重要发布!2020年年底完成村庄布局 » 山东省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智能化体测一体机] » 电子行业18项绿色工厂团体标准清单 » 中国北斗卫星终于发射完成,与美国GPS相比如何 » 北斗导航完成全面部署,五大智能产业将因此受益 » 吴建平院士:在不平凡的时代,怀平常心做不凡事 |
![]() ![]() ![]() |
![]() |
|
|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生产研发基地:山东日照太原路71号 电话:4008-128-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