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首页 > 5G应用 > 5G商用牌照发放一周年,加速构建我国三大全新产业生态 |
5G商用牌照发放一周年,加速构建我国三大全新产业生态 |
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时间:2020/6/11 |
01、5G商用释放价值潜力,技术优势催生全新产业生态5G不仅是一场信息通信技术变革,更蕴含着亿万J的产业价值。从技术来说,5G具有大带宽、低时延、G可靠、广覆盖等技术优势,将能够改善众多行业的连接能力,提升用户体验和生产效率,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生态。 5G+物联网创新的产业主要有超G清视频产业、无人机产业和AR/VR产业,正是由于5G的出现促使三个产业得以发展。 ● 超G清视频产业方面 在超G清视频产业方面,在4G技术无法支撑超G清视频传输,5G的大带宽、低时延特性解决了超G清视频等大带宽业务传播的技术问题,5G将在视频采集回传、视频素材云端制作以及超G清视频节目播出三个环节助力超G清产业。 ● AR/VR产业方面 在AR/VR产业方面,在画面质量方面4G网络难以满足部分沉浸阶段带宽需求达百兆,而5G用户速率是4G十倍以上,能够支持百兆甚至千兆传输。 5G云VR通过将VR应用所需的内容处理与计算能力置于云端,可有效大幅降低终端购置成本与配置使用的繁复程度,保障VR业务的流畅性、沉浸感、无绳化,加速推动VR规模化应用。 ● 无人机产业方面 在无人机产业方面,4G技术无法满足GJ别无人机应用,基于5G技术为网联无人机赋予的实时超G清图传、远程低时延控制等重要能力,以及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使得无人机载荷的形式不断演进,无人机的应用形式将变得更加丰富。 02、5G重塑产业模式,深度融合产生颠覆性创新除了创新出新的产业生态,5G+物联网的深度融合还将已经存在的产业进行重塑,产生颠覆性创新。 一方面,5G相比4G除了带来更J致的体验和更大的容量。 另一方面,5G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将已经部分融合的产业进行进一步升J,重塑传统产业发展模式。 5G是各行各业创新发展的使能者,通过与工业、交通、农业等垂直行业广泛、深度融合,进而实现从支撑移动互联网向支撑各行业多面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全新转型,催生更多创新应用和服务。 5G+物联网的融合应用体现在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智能电网、智慧金融、智慧教育、智慧金融等应用。 在车联网L域 在车联网L域,5G的G带宽、低时延将促使传统的车联网进一步发展,使得在4G时代无法实现的无人驾驶成为现实。 同时,基于LTE-V2X技术的车联网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无锡、长沙、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已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LTE-V2X网络。 在工业互联网L域 在工业互联网L域,利用5G技术,在工厂内可以实现全生产要素、全流程互联互通,实现工厂全生产要素全生命周期的实时数据跟踪,实现智慧工厂,使得生产周期降低70%,人员投入降低50%,材料等待降低90%。 在智慧医疗L域 在智慧医疗L域,5G技术在智慧医疗L域的深入应用将J大提升医疗诊治的质量水平,将推动医疗健康向“准确、出色、远程、G效”的专业J限前进,5G远程会诊+AI辅助诊疗、5G实时影像上传+远程诊断评估等多种5G融合医疗业务场景将持续涌现,实现远程医疗、远程会诊、远程手术、多技术融合。 此外,在智能电网、智慧教育、智慧金融方面,5G+物联网也大大推进了原有产业进程。 03、5G重构信息基础设施格局,提升社会治理效率和能力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包含光缆、微波、卫星、移动通信等同家公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技术,而5G将深度改变现有信息基础设施。 先,在5G时代将对WiFi、ZigBee等短距离通信协议有较大的冲击。 在技术层面,5G上网将更流畅,网络延迟也将大幅下降。在mMTC(海量大连接)和uRLLC(低延时G可靠)场景上,5G的优势很大,WiFi没有太大的竞争力。 如果不是出于资费和安全等因素,WiFi、蓝牙等短距离通信协议的市场份额会进一步压缩。 其次,5G时代拥有多元的业务场景能够满足诸多场景需求。 5G架构设计更加灵活、G效,满足不同业务对移动网络的需求。 eMBB场景主要提升以“人”为中心的娱乐、社交等个人消费业务的通信体验,适用于G速率、大带宽的移动宽带业务。 mMTC和uRLLC则主要面向物物连接的应用场景,其中eMTC主要满足海量物联的通信需求,面向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场景;uRLLC则基于其低时延和G可靠的特点,主要面向垂直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 后,5G推动城市智能感知和G效应急救援应用,建设智慧城管。 依托5GG速基础网络优势,视频监控、无人机航拍、VR/AR监控仪器、智能巡防机器人等都可作为安防智能终端接入网络,实现优势互补,构成城市数据传输、分析和利用的重要枢纽,大幅提G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多面提升智慧城市治理能力。
|
相关推荐 |
»
“5G+医疗”商用潜力凸显,走向成熟需三管齐下
» 刘经南院士: “5G+北斗”将成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 中国联通公示5G创新应用专区供应商 » 中国广电5G网络首个省级核心网用户面在长沙开通 » 5G+北斗提供无缝的室内外综合时空服务 » 5G融合定位助力实现室内高精度时空信息应用 » 5g工业领域应用案例:华菱湘钢5G+AR跨国远程协作 » 首款国产超小体积5G通信模组商用 » 江西率先实现所有设区市主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 » 张同须全面介绍中国移动5G+AI新基建布局 » 国电信携手国家电网、华为建成国内最大规模5G智能电网 » 5G已来,共创互联网产业新价值 |
![]() ![]() ![]() |
![]() |
|
|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生产研发基地:山东日照太原路71号 电话:4008-128-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