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首页 > 人脸识别 > 人脸识别与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
人脸识别与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
来源: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时间:2020/6/15 |
人工智能作为颠覆性技术正在持续改变人类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期待这一使能技术能够促进“健康社会”的形成,健康一语双关,一方面是全社会的公共卫生与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G技术诞生的美好愿景往往是促进“健康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可能产生和存在的风险与隐患,助力和保障“健康社会”的实现。 人脸识别作为人工智能技术重要的分支和应用L域,在与社会安全、日常生活等不同场景下发挥了积J作用,但也带来了隐私、安全等方面的隐患与挑战,在新G肺炎等公共卫生相关事件期间,人脸识别等自动检测技术发挥了积J的防控作用,而涉及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与隐私的应用应进行合法合规的治理。本报告聚焦人脸识别与公共卫生,希望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反映公众对这一主题的关注与思考,促进人脸识别在公共卫生L域相关研发、部署、应用环节对科技伦理与治理的关注。 文中的“公共卫生危机”指类似于新G肺炎疫情的事件,“正常情况”是指无此类公共卫生危机发生时。“公共空间”是指一般向公众开放和可供人们使用的区域,如人行道、公园和政府运营的建筑物等。“非公共空间”是指私人经营的建筑和封闭的街区、建筑等。 本报告也是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员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研究中心联合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英智能伦理与治理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的《人工智能与健康社会》调研报告的期。 01 核心观点 1.受访者普遍认可人脸识别在公共(卫生)安全中的作用。 2.受访者普遍关注人脸识别的隐私问题。 3.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爆发提G了人脸识别技术的接受度。 4.公共卫生危机结束后,多数受访者希望减少相关人脸识别应用。 5.公共卫生危机结束后,部分受访者不明确支持减少相关人脸识别应用。凸显出对公共卫生危机的反复以及潜在类似危机的担忧,及相关技术防患于未然中的潜在作用。 6.隐私和公共安全的需求情况决定了在公共空间或非公共空间部署人脸识别应用的认可度。 ![]() |
相关推荐 |
»
纳云3D人脸识别智能门锁获2020年度创新型人工智能产品奖
» 佳都科技:人脸识别测温终端 » 南方都市报人工智能伦理课题组和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发布了《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2020)》 » 信通院发布《人脸识别技术在App应用中的隐私安全研究报告》 » 中国工业视觉市场研究报告2022:预计超500亿复合增长率为25%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起草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 » 手绘草图生成逼真的人脸 » 福州智慧城市:全国首个城市级人脸识别公共服务平台 » 山东莒南县使用人脸识别系统进行育龄妇女管理服务 |
![]() ![]() ![]() |
![]() |
|
|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生产研发基地:山东日照太原路71号 电话:4008-128-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