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脸识别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起草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起草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

来源: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时间:2023/8/9

为规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网信办8日就《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方可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

征求意见稿指出,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承担社会责任,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不得利用人脸识别技术从事危害安全、损害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秩序、侵害个人和组织合法权益等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

征求意见稿要求,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有关规定,设置显著提示标识。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的建设、使用、运行维护单位,对获取的个人图像、身份识别信息负有保密义务,不得非法泄露或者对外提供。所收集的个人图像、身份识别信息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不得用于其他目的;取得个人单d同意的除外。

同时,组织机构为实施内部管理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的,应当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确定图像信息采集区域,采取严格保护措施,防止违规查阅、复制、公开、对外提供、传播个人图像等行为,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或者被非法获取、非法利用。

征求意见稿明确,旅馆客房、公共浴室、更衣室、卫生间及其他可能侵害他人隐私的场所不得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宾馆、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经营场所,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使用人脸识别技术验证个人身份的,不得以办理业务、提升服务质量等为由强制、误导、欺诈、胁迫个人接受人脸识别技术验证个人身份。

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不得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验证个人身份作为出入物业管理区域的方式,个人不同意通过人脸信息进行身份验证的,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提供其他合理、便捷的身份验证方式。

根据征求意见稿,人脸识别技术使用者处理人脸信息,应事前进行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并对处理情况进行记录。




附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起草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



 
 
 
相关推荐
» 中国工业视觉市场研究报告2022:预计超500亿复合增长率为25%
» 信通院发布《人脸识别技术在App应用中的隐私安全研究报告》
» 南方都市报人工智能伦理课题组和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发布了《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2020)》
» 佳都科技:人脸识别测温终端
» 纳云3D人脸识别智能门锁获2020年度创新型人工智能产品奖
» 人脸识别与公共卫生调研报告
» 手绘草图生成逼真的人脸
» 福州智慧城市:全国首个城市级人脸识别公共服务平台
» 山东莒南县使用人脸识别系统进行育龄妇女管理服务
 
 
 
  » 联系我们
X 关闭  
 
网站首页
关于创泽 公司简介   资质荣誉   企业文化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机器人新闻 董事长新闻 比赛与荣誉类]  行业动态
解决方案 商用服务机器人   陪护机器人   安防机器人   智能医疗机器人  党建机器人
服务支持 常见问题   下载
人才招聘 招聘信息   精彩瞬间
党群建设 党建活动   工会活动   其他活动
商务合作 招募支持   报名提交
联系我们 售后服务   留言咨询
   
   
 
联系我们  
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山东省日照市开发区太原路71号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生产研发基地:山东日照太原路71号       电话:4008-128-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