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协作机器人发展进入新赛道,突破“围栏式”操作可以与人类近距离互动 |
协作机器人发展进入新赛道,突破“围栏式”操作可以与人类近距离互动 |
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时间:2022/4/14 |
近年来,协作机器人在工业机器人L域表现亮眼,未来空间广阔。 我国协作机器人下游应用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已成为市场的重要引擎,涌现出了一批G成长性的协作机器人头部企业,初步具备抢抓协作机器人发展赛道的竞争能力。 协作机器人与人类近距离互动产品新:相比传统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突破“围栏式”操作可以与人类近距离互动。协作机器人因融合了表面力感知能力、关节力矩传感器、电流估算力反馈模型、3D视觉等技术,具有更加安全、易用、灵活等特点。随着力传感器、激光雷达、3D视觉等传感器的深度成熟应用,对周边环境的感知更加多面,以及深度学习、脑机接口、语音交互等技术的融合,也促使协作机器人可以更友好地做出及时反应、自主规划、轨迹优化等决策。比如,深圳大族机器人的MAiRA协作机器人,G度集成了全新型的传感器,控制系统和应用中实现了视觉控制、语音控制、大脑感知的智能集成,对用户来说更具安全性、易用性和交互性。 广泛应用于细分场景协作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服务行业的细分场景,空间部署可以更加小规模和定制化。协作机器人可与人类共享工作空间,在工业L域的上下料、搬运、装配、喷涂、焊接、打磨、识别、检测等诸多工序场景中,实现小规模、定制化的机器人部署,助力智能化、柔性化生产。比如,北京珞石的xMate协作机器人采用G动态力控技术,具备安全性、优异的运动性能及柔顺力控能力,易于安装部署,已经在汽车及零部件的装配、拧紧、打磨、检测和自动充电等多个场景中应用。在服务L域的餐饮服务、医疗手术、助残养老、家用服务、公共服务、无人零售等场景中,协作机器人能更好地感知环境和人的行为,进而保障在人类安全的情况下更友好地实现人机交互。此外,搭载AGV、AMR等,可使协作机器人兼具“手脚”功能,既可实现单机在不同工作站之间的任务切换,也可实现机器群之间的任务协同,J大地拓展了协作机器人应用边界。 协作机器人企业融资热潮协作机器人企业迎来融资热潮,进入规模扩张期。协作机器人具有可快速部署、简单易用和应用范围广等优势,发展前景良好。从融资情况看,国外多家协作机器人企业已连续多次获得融资,比如韩国纽禄美卡(Neuromeka)2021年宣布已完成140亿韩元(约8000万人民币)的D轮融资,至此共获得410亿韩元(约2.3亿人民币)的融资。据公开信息,近几年国内新成立的协作机器人企业也连续获得多轮融资,仅2021年就有节卡、珞石、遨博、艾利特、思灵等多家企业获得两轮融资,企业估值水平明显上升。多数企业获得融资后在技术迭代、生产基地布局等方面都有所部署,助力企业生产能力增长,不断抢占市场份额。
|
相关推荐 |
»
小型四足机器人老鼠SQuRo 可携带200多克物品
» 创泽机器人落户乐平,年产5000台服务机器人 » 打造“智慧区域”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助推区域社会治理数字化建设 » 关于印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3年)》的通知 » 创泽机器人上市辅导工作进展2022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十一期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报告 » “机器人的数量将超过人类!” 埃隆·马斯克:人类将进入非常富足的时代! » 中国仿生机器人产业全景报告-仿生机器人研究 » 仿生机器人行业变革原因 » 仿生机器人行业发展分析 » 服务机器人中国市场规模-2024年CAGR约29% »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 |
![]() ![]() ![]() |
![]() |
|
|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生产研发基地:山东日照太原路71号 电话:4008-128-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