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速持续快于全省经济增速、快于全国平均增速,努力实现规模倍增、占全省GDP比重达到45%左右,数字化创新引L发展能力显著提升,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各L域融合的广度、深度显著增强,数字化公共服务能力、数字化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南昌“元宇宙”等聚集区蓬勃发展,力争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数字产业化实现新跨越。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力争在优势产业关键L域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10%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迈上万亿台阶,VR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2500亿元,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链。赛道培育取得新进展,打造若干千亿J、市场占有率全国排名前列的产业赛道。
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更加深入,两化融合发展指数、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装备数控化率等力争达到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进一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加速普及,生活性服务业多元化拓展显著加快,数字化生活多面普及。农业数字化转型快速推进,基本建成全国农业数字化发展典范。新智造、新文创、新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持续提升,规上数字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400亿元。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完备。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实现绿色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
数字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成,信息基础设施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全省设区市建成千兆城市,乡镇及以上区域实现千兆光纤和5G网络全覆盖,全部行政村实现千兆光纤网络覆盖,80%行政村通5G。布局合理、绿色集约的数据中心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建成以南昌为中心的数据中心集群。数字基础设施广泛融入生产生活,重点L域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对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
附件:关于印发江西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鼓励领军企业建立自主可控区块链关键技术产业化平台(开源社区);支持建设省级区块链产业园;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达45%;
京经信发〔2022〕41号;突出数据要素,以数据链贯穿数字经济全链条;坚持问题导向,力求解决企业发展主要诉求;注重衔接互补;体现多维开放
新疆数字经济研究院发布的第五份数字经济年度研究报告; 对数字经济评价指标进行优化,测度的地州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更科学,测算数字经济规模
筑牢政务数字基础设施;优化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提升数字基础设施融合水平;推进数字机关建设;提升数据汇聚共享应用水平
楚政办通〔2022〕22号;建成数字农业示范基地5个以上,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2亿元;60%以上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完成生产制造关键环节全数字化改造
支持年度评价优秀的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按项目总投资 20%,最高 1000 万元安排补助资金,鼓励四川省数字经济发展基金优先给予支持
每年评选5个重点数字经济园区,每个园区省级给予2000万元资金支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亿元以上时给予奖励,每年评选优秀平台不超过10个
关于稳经济的三十六条财政政策措施;关于稳投资的六条政策措施;关于促消费十四条政策措施;关于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的十六条政策措施;关于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九条政策措施
泉政办〔2022〕28号;市区基本实现15分钟上高速,构建369交通圈生活圈产业圈;形成山水融城生态连绵带;完成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
服务业增加值增加到446.53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新增5家天门品牌;打造2个产值10亿元的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培育10家以上国家3A级物流企业
桂发改新能〔2022〕602号;可再生能源并网装机规模达到61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1260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600万吨标准煤
豫政〔2022〕19号;完成2022年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任务;力争省级再担保机构年末融资担保余额达到400亿元以上;每人不超过1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甘政发〔2022〕37号;推动省级50户重点调度企业扩大排产计划;年内新增工业总产值230亿元;强化工业调度和服务机制;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
促进消费恢复发展,在省级财政已安排资金6.6亿元的基础上,市级财政安排资金30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骨干旅行社给予一次性纾困补助20万元
提高面向儿童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巩固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建成覆盖城乡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城乡社区儿童之家建设更加规范
云政发〔2022〕33号;建立完善妇女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模式;保障孕产妇安全分娩;完善宫颈癌和乳腺癌综合防治体系;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云政办发〔2022〕41号;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着力打造5条竞争力强的特色优势产业链,环保产业成为绿色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云政办发〔2022〕48号;省冷库容量达到700万立方米左右;星级冷链物流企业5家以上;主要农产品重点产销基地省内24小时,省外和国际48小时通达
云政发〔2022〕32号;省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单户1000万元以下的担保贷款业务规模;加快已安排的10亿元省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执行进度
促进消费恢复发展,在省级财政已安排资金6.6亿元的基础上,市级财政安排资金30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骨干旅行社给予一次性纾困补助20万元
提高面向儿童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巩固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建成覆盖城乡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城乡社区儿童之家建设更加规范
云政发〔2022〕33号;建立完善妇女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模式;保障孕产妇安全分娩;完善宫颈癌和乳腺癌综合防治体系;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云政办发〔2022〕41号;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着力打造5条竞争力强的特色优势产业链,环保产业成为绿色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云政办发〔2022〕48号;省冷库容量达到700万立方米左右;星级冷链物流企业5家以上;主要农产品重点产销基地省内24小时,省外和国际48小时通达
云政发〔2022〕32号;省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单户1000万元以下的担保贷款业务规模;加快已安排的10亿元省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执行进度
云政发〔2022〕34号;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以上;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等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为5.16万吨,0.33万吨,1.28万吨,0.83万吨
宜府办字〔2022〕45号;首次购买住房由受益财政给予300元/平方米补贴;非住宅商品房由受益财政给予100元/平方米补贴;落实购房契税优惠
宜府发〔2022〕15号;加大对物流企业的支持力度;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顺畅;加大农产品稳产保供力度;推进大宗商品消费;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展览面积每增加1万平方米增加10万元
宜府发〔2022〕14号;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质量逐渐提升;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服务快速发展
宜府办发〔2022〕19号;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达到15万人次以上
宜府发〔2022〕12号;全面普及15年基本公共教育;学前教育普及率和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明显提升;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智慧校园建设基本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