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新产业推进办(产业链推进办)举办的“新场景新产业新未来——南京市首批应用场景发布会”上,南京市首批17个应用场景正式发布。
南京市首批应用场景分为八大产业链和数字化治理两大类共17个,涵盖了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等八大产业和数字化治理等L域。从应用层面上看,涵盖了智能制造、数据融合应用、医疗卫生、无人机、无人驾驶、智能电网、智慧出行、智慧城市、民生服务等L域。
比如服务城市精细化治理及城市安防、交通管理的智慧路灯机器人项目,围绕云边协同,让每一根路灯杆构成数据采集、实时判断、策略执行的前台小脑,成为智慧路灯机器人,并与后台中心云大脑同步,以5G应用带动智慧城管、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停车、智慧井盖等应用功能落地运行,服务智慧城市“数字大脑”建设。
数据驱动新型公交都市先导区(江心洲)建设项目,则以“按需出行、自动驾驶”为愿景,以中新科技生态岛为先导区,打造自动驾驶观光、居民区接驳、准确公交、全岛G清视频采集等场景。
分别建设数据中心、交通大数据共享开放平台、G精度数字地图等信息基础设施,车路协同等融合基础设施,以及开展相关公交车辆的数字化改造,将有力拉动软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产业链的融合发展。
到2022年,达到城市“慧”思考、产业“慧”融合、社会“慧”协同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云脑“一体贯通”,公共服务“一网通办”,社会治理“一网通管”,基层社区“全线联动”
新基建浪潮之下,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正在加速,这为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融合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在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WeCity未来城市2.0“兼顾治理与增长”理念升级发布
中国电信提出“1﹢2﹢N”标准范式打造新型智慧城市,通过中国电信物联网开放平台打造一个智慧城市能力底座;打造城市感知平台和城市大数据两个数字平台
报告研究并提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的内涵与意义、发展现状、建设重点、典型场景和运营模式,并对未来方向进行展望,为业界探索发展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提供借鉴。
报告分析了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情况,梳理出中国智慧城市产业图谱,研究了国内外标杆智慧城市建设案例,总结了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挑战与趋势
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协会、深圳市工业互联网行业协会、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共同发布《上海·深圳·青岛生态共建联合宣言》
《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0》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与内涵,基于科学方法和客观数据,建立衡量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指标体系
纽约,东京,北京,伦敦,西雅图-塔科马-贝尔维尤,巴尔的摩-华盛顿,巴黎,阿姆斯特丹,新加坡,哥本哈根,首尔,上海,费城,慕尼黑,斯德哥尔摩
《2020年中国城区G质量发展白皮书》从百强评析、分维度解析以及如何提升竞争力几方面进行论述,探究我国城区发展现状,推动我国城区G质量发展
建办科〔2020〕45号,指导各地开展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制定了《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技术导则》
北京市、贵阳市、海口市、湖州市、济南市、丽水市、天津市、深圳市、无锡市、郑州市十座城市,以优秀的城市建设经验,被评为“2019智慧城市十大样板工程”
武汉市智慧城市基础平台(一期)项目建设及服务中标(成交)结果公告发布,武汉烽火信息集成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体: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34997万元中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