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前中国生育率下滑和老龄化问题并存,且未来将日趋严重。人口老龄化是中国未来50年需要持续面对的课题。未来,银发经济不仅是刚需,也是潜在的巨大市场,将从消费、医疗、科技、金融等多方面孕育新的机遇。
2. 2021年是医疗服务市场政策频出的一年。国家带量采购持续扩围,改革已经进入常态化、制度化阶段。DRG/DIP付费方式改革使医疗机构进入精细化预算和运营管理时代。口腔,眼科,医美,互联网保险等行业纷纷受到新政带来的强监管。而普惠性养老,“互联网+中医”等L域收到政策利好。政策的改变对市场的影响从2021年中逐渐显现,并将持续一段时间。
3. 在后疫情时代,各类前沿技术在不同场景下与医疗服务结合,深度赋能医疗服务的全产业链提升和数智化转型。从技术成熟度曲线角度而言,AI影像L域已走过技术探索期的市场追捧,处于理性认知和商业爬升阶段,而数字疗法和脑科学技术尚处于技术探索加速期,收获大量市场关注和期望。
4. 政策对社会化办医的鼓励态度不变,确定性也慢慢增强,对医疗服务赛道无疑是个积J利好的信号;医疗服务板块也从年初的G估值逐渐回落到一个相对正常的水平,医疗服务L域仍具有长期投资的价值。
附件:2022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医疗与健康服务篇

带量采购政策在医疗L域的推进速度快于市场预期,倒逼传统医疗器械企业在降本增效;医疗器械资本市场的表现像坐过山车
数字化将成为医疗健康产业未来增长的核心动力;监管政策加速医疗供给侧改革进入深水区;医疗健康行业二级市场破发,市场将会理性当先
系统地总结了目前国内外人工智能与药物发现L域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药物发现L域的应用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选取已有一定发展成果的15个细分子行业进行成熟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数字化健康管理,智慧病案,医保信息化三个细分赛道从发展现状,商业模式,竞争格局以 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分析
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多个学科,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需考虑药物可及性,患者治疗意愿,疾病预后和用药安全性等四大要素,具体的检测靶点详见各章节
报告对中国AI医疗行业进行研究分析,梳理了行业当前的发展阶段,整体市场规模,业内玩家IPO冲刺情况,对商业模式进行了汇总对未来产品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远程医疗线上应用服务安全评测目标流程,安全测试技术,安全测试基本测试方法等,以帮助和指导远程医疗线上应用服务相关机构进行信息系统安全测试,助力分级诊疗
基于双方对于生物医药行业的长期观察,从上述两个层面分别对和中国的生物医药创新趋势、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度研究
亿欧大健康持续关注人工智能如何同医疗产业结合,核心问题为讨论中国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企业的商业化程度及发展潜力,旨在为行业内从业者提供参考
第三方独立医疗机构将成为 2021 年重点投资的主题之一,也成为诱导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推手,对医保支出影响明显的产品管线在进口替代达到一定程度后必将进入带量采购
鄂采计[2021]-01151 号,湖北省 12320 卫生热线平台项目,本项目采购预算:人民币 951.8 万元;G限价:人民币 951.8 万元
2020年AI+医疗已占人工智能市场的18.9%。另据IDC统计数据,到2025年人工智能应用市场总值将达1270亿美元,其中医疗行业将占市场规模的五分之一
医疗物联网越来越呈现出强大的影响力与生产力,其对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健康中国”建设和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当前我国医疗健康物联网已经在部分医院和医养中心等
医药产业互联网企业为各类医药企业搭建信息化平台,助力医药企业协同创新,构建新型商业模式,未来将在大健康L域与互联网医疗服务、互联网保险服务等一道构建医+药+险的全生态闭环
互联网医疗已越来越倾向线上与线下的深度融合,通过为线下医院、药企、连锁药店、保险等提供深度垂直的技术支持或运营服务,互联网医疗诊后企业得到从中分润的机会
《腾讯智慧医疗报告(需求篇)2020》对政府部门、行业机构和社会公众三大服务对象,选取国民健康、行业发展、个体保健三类重点主题,深入分析不同应用场景中各方需求侧重点和关联性
在2020疫情突发的刺激下,在线医疗行业的招聘需求更是有望实现数倍扩张,华北区受人才青睐,意愿到华北区工作的人才占比为36.28%,其次为华东地区,人才期望占比为3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