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提出了强化D层设计引L、加强区域交流合作、实施工业绿色生产、推行农业绿色生产等10项主要任务。
在加强区域交流合作方面,推动毗邻地区设施共建共享和跨省市协同应急处置固体废物,坚持一张负面清单管两地,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硬约束机制。
在实施工业绿色生产方面,建设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矿山、“无废”矿区等,推动产废行业绿色转型发展。鼓励汽车、电子、石化等支柱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供应链绿色标准体系,构建绿色循环产业链。
在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面,实施农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试点,促进农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推进畜禽粪污专业化利用处置或就近就地综合利用,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推广全生物可降解农膜。
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方面,在重庆市中心城区、成都市中心城区等重点区域以及商品零售、电商、外卖、旅游等重点L域,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塑料减量模式。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鼓励快递行业使用可循环快递箱(盒)、循环中转袋,减少二次包装。
在推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方面,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多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推行全装修交付,采用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等措施,推动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和建筑材料循环利用,有序提G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
在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方面,督促指导产废单位分类分区规范贮存危险废物,建设与产废量匹配的贮存设施,鼓励年产废量1万吨以上企业、工业园区配套建设利用处置设施。
附件:关于印发《四川省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成住建发〔2022〕90号;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0%;新增供应商品住房100万套;保障性住房常住人口覆盖面达到100%;十五分钟公服圈覆盖率达到100%
四项指标(火灾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总体下降,不发生较大及重特大火灾事故,火灾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全省排位逐步下降
推进以留改建为主导的50个片区有机更新,力争完成112个非核心功能项目纾解,成都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业收入达到3000亿元,提G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基本实现数字基础设施集约共享,智慧蓉城运行中枢G效运转,数字经济与智慧蓉城建设深度融合发展;公共服务一网通享;公共管理智能G效
宜宾市共有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2.3139 万人,占比达到 15.76%;现有养老床位数1.8万张;宜宾市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为2个
宜府办发〔2022〕25号;90%以上县(区)政务服务中心面积达到省一级标准;所有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面积达到省二级标准以上;其中70%以上达到省一级标准;构建城市30分钟政务服务圈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以上,州内规上企业达180户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80亿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0.15%以上
绵府办发〔2022〕24号;产品监督抽验合格率G于全省平均水平,抽检不合格产品处置率达100%;互联网+监管智慧药监系统基本建成
工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以上,工业园区规上亩均营业收入年均增长4%;工业园区1+3+3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以上
成都分类建成1150个幸福美好公园社区,示范创建100个未来公园社,定义幸福美好生活的幸福美好公园社区,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
力争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目前的82%提G至2025年的88%,秸秆综合利用率不低于90%,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从2020年的80.2%增加到85%
立足成都市信息化发展基础和未来前景,采用定性目标+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提出目标体系,设置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R&D经费投入增速等14项二级指标
川发改能源〔2022〕227号,积J推动水电与风电,太阳能发电协同互补,在负荷中心和新能源基地重点布局抽水蓄能电站 加快新型储能示范推广
宜府办发〔2022〕13号,从科学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完善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保护区综合整治,开展水源保护区生态修复,强化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