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 2025 年,生态环境质量维持优良,生态系统持续保 持稳定;环境基础设施配套多面提升,环境风险继续得到 多面管控,环境安全与人体健康得到有效保障;绿色低碳 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逐步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 理能力现代化成效显著
1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继续L跑先行,PM2.5浓度稳定达到或优于世界卫生组织D二阶段目标; 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水生态功能得到恢复,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优良。
2 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格局清晰合理、优势互补,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行。单位 GDP 能耗、水耗持续下降,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G,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控制在广东省下达的要求 以内。
3 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土壤安全利用水平稳步 提升,工业危废和医疗废物均得到安全处置,核安全得到 切实保障。
4 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显著提升。重要生态空间 得到有效保护,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
性质不改变,生态质量指数保持稳定,生态安全格局持续 巩固。
附件:关于印发《汕尾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覆盖全部区县和大型工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自动监测实现地级以上城市全覆盖;立体化、智能化技术装备能力不断提升,监测、监控、执法融合联动、协同增效
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3%,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达到33μg/m3,地表水省考及以上断面优Ⅲ比例达到100%,水质基本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
构建监测体系新格局,保障基础监测工作,推进监测创新发展,提升应急监测能力,强化质量监督管理,推进数据智慧应用,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辅助决策应用
白山政办发〔2022〕15号;实现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 98%左右,PM2.5 年均浓度控制在 25μg/m3 以下,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保持 100%
安政〔2022〕17号;构建以安阳市及县市城区为主体的安阳市中心城区生态功能提升核心及辐射区;构建安阳市一核,三区,多廊道,多节点生态保护格局
清府〔2022〕28号;鼓励建设与化石能源配套的电采暖储热等调节设施;提G清洁能源比重;推广电能替代实现企业终端用能的清洁化转型
安政〔2022〕18号;用水总量控制在16.12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4.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G到0.658
宜政秘〔2022〕16 号;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实现PM2.5与O3污染双减;2025年底前玻璃 行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宜府发〔2022〕14号;建成龙头山竹生态文化主题公园等城市公园200余个,城市绿道170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76%,绿色工厂7个
陆府办〔2022〕35号;完成人工造林46.55万亩,增加森林面积10万亩,投入500万元启动了碣石湾金厢山门段海岸带约1000米的修复项目,填海面积38.499公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