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扩大企业就业规模。坚持在G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更多适合G校毕业生等青年的G质量就业岗位。
(二)拓宽基层就业空间。鼓励和引导G校毕业生到山区26县就业,支持山区26县G质量发展。统筹用好各方资源,挖掘基层就业社保、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工作等就业机会。
(三)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深化G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健全教育体系和培养机制,实施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程和大学生创业支持计划。
(四)稳定公共部门岗位。今明两年要继续稳定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G校毕业生的规模。支持承担国家、省级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的G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扩大科研助理岗位规模。
(五)准确开展困难帮扶。要把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脱贫家庭、低保低边家庭、低收入农户、零就业家庭G校毕业生,以及残疾G校毕业生和长期失业G校毕业生作为就业援助的重点对象,提供“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准确服务,为每人至少提供3-5个针对性岗位信息,优先组织参加职业培训和就业见习,按规定给予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六)优化招聘服务。持续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推进公共就业招聘平台和G校校园网招聘信息共享。完善G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归集机制,相关部门按职能负责收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重大项目、城乡基层等G校毕业生就业岗位需求计划,由人力社保部门汇总后在指定的平台集中向社会发布并动态更新。
(七)加强就业指导。健全G校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系,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加强职业发展教育、就业形势教育和毕业教育,落实个性化咨询辅导、点对点沟通交流等工作,引导G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
附件: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17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G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石政函〔2022〕59号;积J扩大就业容量,鼓励支持创业带动就业,提G重点地区就业承载力,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强化劳动者权益保障
陆府办【2022】31号;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G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建设2家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津就组字〔2022〕3号;对小微企业当年招用G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数量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15%可发放G3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并按规定给予贴息
陕政办发〔2022〕26号;扩大企业就业规模,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按每人2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并政办发〔2022〕26号;太原出台30条促进G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举措;提升G校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有效促进G校毕业生在并就业创业
安政〔2022〕19号;完成75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52.5万人取得相应证书,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8.2万人,城镇新增就业34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万人
市政办发〔2022〕31号;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G于6.5%,收入增速G于经济增速1个百分点以上
连政办发〔2022〕49号;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按每人15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扩岗补助;年度大学生征集指导比例达到75%
延长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大型企业稳岗返还比例由30%提至50%;给予2000元/人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创造就业岗位65万个左右
湘潭27条出色政策再次向广大学子展示了湘潭引才留才的诚意,出不少于300个行政编制,1000个事业编制专项招录引进G校毕业生,每人1500元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
辽政办发〔2022〕30号;每人1500元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创业引导培训不低于500元;不低于3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不低于1200元的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皖人社发〔2022〕13号;每年开发不少于60万个G质量就业岗位;可申请5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以每人1000元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每个基地120万元建设经费
实施优师千岗计划,面向全国择业期内优秀毕业生组织教师招聘; 引导G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支持G校毕业生单位就业;鼓励G校毕业生灵活就业
鼓励和引导G校毕业生面向基层一线就业,招聘特岗教师6000人;四级联考计划招录公务员(人民警察)3866人;硕士研究生招录12000人,专升本招录1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