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趋势 > 2022中国西部地区机器人发展情况
 

2022中国西部地区机器人发展情况

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时间:2022/8/25

西部地区机器人产业在不具备先发优势的情况下, 结合地区特色与政策引导, 逐渐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 业和园区, 同时, 该区域机器人产业尚存在上下游配套不足 的问题。

(一)产业规模效益

西部地区由于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滞后, 与沿海经济发 达地区存在不小的差距, 目前主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实现机 器人产业的单点突破, 以对外引进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建设 为主, 逐步发挥产业规模的集聚效应。比如重庆近年来重点 发展两江新区和永川区机器人产业基地, 西安着力打造投资 百亿元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地, 柳州致力打造北部生 态新区机器人产业园等, 为区域引进了一批国内外出色企业。

(二)产业结构水平

西部地区基于机器人产业后发优势, 逐步打造集研发生 产、系统集成、零部件配套、智能化改造和示教培训于一体 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链, 重点布局区域内创新园区与科 研基地。比如, 重庆围绕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产业链实 施"链长制", 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上下游紧密协作的产 业生态链, 计划到 2025 年将形成一批具有共生、互生、再 生、富有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器人产业新业态, 建成国内 出色的机器人应用示范基地和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

(三)产业创新能力

截至 2022 年 7 月,西部地区机器人产业技术专利为 25600 余件, 相比上年度有明显下降,其中,四川申请专利 数量位居, 湖北和河南紧随其后。同时, 西部地区企业 在本体研制与关键零部件技术突破方面成效明显, 如重庆神 驰电机研制机器人用伺服电机, 重庆川仪和中科院重庆绿色 智能研究所合作开发机器人控制器和传感器, 长安工业、中 船重工涂装厂已开发出机器人整机等。

(四)产业集聚情况

西部地区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 虽然总体仍落后于其它 集聚区, 但相比于往年已有明显提升。截至 2022 年 7 月, 西 部地区机器人企业数量共 1422 家, 其中, 四川 313 家、重庆 232 家。重庆现已形成集研发、整机制造、检测、系统集成、 零部件配套、人才培训和应用服务为一体的机器人产业链, 在北碎、九龙坡、永川、大足等区域集聚了重庆华数、 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重庆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等多家机器 人企业和研发机构。四川利用区位优势成为吸引企业的"强 磁场", 在成都、德阳、眉山、绵阳等地集聚了一批具有特色 的机器人企业。

(五)产业发展环境

长期以来, 人才匮乏是困扰西部地区制造产业发展的顽疾之一, 机器人产业也不例外。西部地区平均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该地区机器人科研机构总数偏 少, 但聚集了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人 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兰 州大学、四川大学机器人研究所、重庆大学机器人学院、重 庆固G科技长江研究院等知名研究机构。



 
 
 
相关推荐
» 赛迪发布了《2022年智能传感器十大园区报告》
» 中信建投:仿人机器人赋予机器“生命”,机器替人不再是想象
» 仿人机器人发展历程与起源
» 国内仿人机器人发展情况
» 仿人机器人的优缺点有哪些
» 仿人机器人关节驱动的方式
» 仿人机器人关节驱动三种驱动方式各自的特点
» 中国的机器人应用市场在哪里
» 中国AI商业落地挑战:数据及算力问题
» 中国AI商业落地机遇:元宇宙的建设和传统行业转型
» 中国AI商业落地发展方向:深耕垂直领域 提高算法复用率
» 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接近千亿规模
 
 
 
  » 联系我们
X 关闭  
 
网站首页
关于创泽 公司简介   资质荣誉   企业文化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机器人新闻 董事长新闻 比赛与荣誉类]  行业动态
解决方案 商用服务机器人   陪护机器人   安防机器人   智能医疗机器人  党建机器人
服务支持 常见问题   下载
人才招聘 招聘信息   精彩瞬间
党群建设 党建活动   工会活动   其他活动
商务合作 招募支持   报名提交
联系我们 售后服务   留言咨询
   
   
 
联系我们  
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山东省日照市开发区太原路71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生产研发基地:山东日照太原路71号       电话:4008-128-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