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趋势 > 2022中国中部地区机器人发展情况
 

2022中国中部地区机器人发展情况

来源:    时间:2022/8/25

中部地区作为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后起之秀, 地方政府积 J出台加快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行业措施与指导意见, 促进了区域内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

(一)产业规模效益

整体而言, 中部地区机器人产业规模与长三角地区和京 津冀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中部地区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 但 通过一系列扶持政策, 打造了诸多机器人骨干企业, 整体推 动区域内机器人产业向G端化、集群化、智能化迈进。安徽 重点加快机器人整机、零部件与系统集成的协同发展, 以推 广应用工业机器人为抓手, 积J打造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机 器人示范应用基地, 现已建成芜湖J机器人产业园、合 肥机器人产业园等园区。湖北加快突破整机、部件、集成应 用等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进一步推动机器人行业应用 场景示范,不断壮大产业规模。

(二)产业结构水平

中部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良好, 基本已形成集研发、关 键零部件、本体、集成于一体的产业链发展态势。为激发区 域内机器人企业的创新活力, 提G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关键 零部件产品国产化水平, 中部地区加强引进国内外优秀机器 人技术团队, 与本地企业与研究机构联合加强机器人技术创 新能力, 提升机器人产品研发能力, 助力机器人产业实现跨 越式发展。

(三)产业创新能力

截至 2022 年 7 月,中部地区机器人产业技术专利数累 积达 34880 余件, 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 其中, 安徽申请专 利数量大幅L先, 湖北和河南紧随其后。目前, 中部地区已 充分认识到机器人产业创新的重要性, 正在依托区域内机器 人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不断寻求核心技术突破, 快速掌 握一批专利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 比如埃夫特拥有多项喷涂 机器人相关核心技术, 其研发的紧凑型防爆喷涂机器人, 已 达到同行业L先水平。

(四)产业集聚情况

中部地区机器人产业集聚度较去年有所提G, 引进的头 部企业对资源的集聚吸引作用渐显。截至 2022 年 7 月,中 部地区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达 2014 家, 其中, 安徽 496 家, 河南 442 家, 湖南 423 家,湖北 333 家, 山西 170 家,江西 150 家。目前, 武汉、合肥、芜湖、长沙、湘潭、洛阳等地已 形成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态势, 围绕餐饮加工、纺织、装备、 制造、生物医药等L域重点布局机器人系统集成、本体制造 与解决方案创新, 有力带动当地制造业实现换挡升J、提质 增效。同时, 中部地区通过加强市场、企业、园区和行业主 管部门之间的协作沟通, 不断提升区域内机器人重点品牌的 知名度, 积J拓展销售渠道。

(五)产业发展环境

中部地区属于内陆地区, 与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 相比, 在经济发展水平与吸引人才能力等方面尚存在一定差 距。 中部地区科研机构总数较少,主要包括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数控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南 昌大学、中南大学、长沙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等。中部地区部 分产业园区通过重点搭建机器人产业科研创新平台, 积J引 进国内其他区域先进技术创新团队, 与G校科研院所形成深 度合作, 带动当地机器人初创企业融合发展。



 
 
 
相关推荐
» 2022中国西部地区机器人发展情况
» 赛迪发布了《2022年智能传感器十大园区报告》
» 中信建投:仿人机器人赋予机器“生命”,机器替人不再是想象
» 仿人机器人发展历程与起源
» 国内仿人机器人发展情况
» 仿人机器人的优缺点有哪些
» 仿人机器人关节驱动的方式
» 仿人机器人关节驱动三种驱动方式各自的特点
» 中国的机器人应用市场在哪里
» 中国AI商业落地挑战:数据及算力问题
» 中国AI商业落地机遇:元宇宙的建设和传统行业转型
» 中国AI商业落地发展方向:深耕垂直领域 提高算法复用率
 
 
 
  » 联系我们
X 关闭  
 
网站首页
关于创泽 公司简介   资质荣誉   企业文化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机器人新闻 董事长新闻 比赛与荣誉类]  行业动态
解决方案 商用服务机器人   陪护机器人   安防机器人   智能医疗机器人  党建机器人
服务支持 常见问题   下载
人才招聘 招聘信息   精彩瞬间
党群建设 党建活动   工会活动   其他活动
商务合作 招募支持   报名提交
联系我们 售后服务   留言咨询
   
   
 
联系我们  
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山东省日照市开发区太原路71号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生产研发基地:山东日照太原路71号       电话:4008-128-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