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器人知识 > 日本机器人发展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
日本机器人发展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 时间:2023/7/19 |
日本工业机器人行业在 1970 年到 1990年的近二十年时期内呈现爆发性 增长。日本工业机器人从 20 世纪 70 年代得到了快速的增长,从 1970 年 的年产量 1350 台达到了 1990 年的 7.9 万台,虽然在 1995 年和 2010 年 出现了一定的负增长,但在 1970 年到 1990 年,日本工业机器人的年产 量得到了爆发性的增长。同时日本人均工业机器人台数从 1970 年开始 保持正增长,从 1970 年 0.5 台每万人的水平逐渐增长,在 2000 年达到 了 300 台每万人的水平,并在此之后,仍然保持一定的增长量。 日本机器人行业发展经过了四个阶段,逐步从内销转变为出口。日本工 业机器人的发展总体分为 4 个阶段,并从 20 世纪 60 年代末开始萌芽。 由于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日本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年增长率达到 了 11%,人口的基数无法满足经济的增长,劳动力的不足驱使日本机器 人行业快速增长,并进入初J成长期。日本工业机器人的年产量在初J 成长期和G速普及期得到了爆发性的增长,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的日本 已经成为“机器人王国”,20 世纪 90 年代后,日本国内机器人市场趋于 饱和,机器人逐渐从内销转变为出口,日本逐渐成为机器人出口大国。 2012 年,日本机器人出口约占全年机器人销售总额的 70%。
摇篮期(1967-1970)1967 年日本川崎重工业率先从美国引进机器人的相关技 术及生产线,并在一年后研究出日本台工 业机器人 “Unimate”。日本引进机器人的基础在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日本经济G速发展,加剧了日本劳动力严重不足的困 难。 初J成长期(1970-1980)日本工业机器人年产量由 1970 年的 1350 台猛增到 1980 年的 19843 台,年均增长率为 30.8%,处于爆发性增长的 初J阶段。 G速普及期(1980-1990)1982 年,机器人的产量已达 24782 台,GJ机器人的数量占世界总量的 56%。1986 年,日本的机器人保有量达 到 10 万台。在此阶段,日本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解决了日 本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利用机器人的用处,提G了劳 动生产率,改进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平稳增长期(1990-至今)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由于市场需求结构变化,日本成为机器人出口大国,出口地以亚洲为主。日本机器人主要 出口到市场,曾经超过出口总量的 60%。
|
相关推荐 |
»
日本著名机器人企业及相关产品
» 德国著名机器人企业及相关产品 » 日德著名机器人上游企业及相关产品 » AI智能机器人在完成任务时需要经历三个层次 » AI智能机器人可以分成五大部分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 Optimus 的驱动方案分析 » 智能机器人Optimus的灵巧手掌采用空心杯电机+力传感器的方案 » 机器人配件-3D视觉传感器 » 伺服电机-机器人关节的驱动装置 » 准直驱电机-大承重关节更优选择 » 智能机器人的重要核心零部件-谐波减速器 » 丝杠与导轨配套使用,实现支撑与机器人转向 |
![]() ![]() ![]() |
![]() |
|
|
版权所有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运营中心:北京·清华科技园C座五楼 生产研发基地:山东日照太原路71号 电话:4008-128-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