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津冀地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其大特点在于优势互补、交汇互通的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北京科技创新资源丰富,产业发展程度在三地居于首位,而天津与河北工业基础也较雄厚且传统产业转型需求旺盛,故许多机器人企业采取北京研发,生产、落地在天津、河北的模式,且河北发展成为京津机器人企业的重要零部件供应地。
北京:
企业布局:小米、银河通用机器人、星动纪元、加
速进化等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因时机器人、智同
科技、清能德创等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
政策发布:《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
(2023-2025年)》、《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创
新发展的若干措施》
天津
企业布局:天津新松、辰星机器人、朗誉科技、深之蓝等机器人企业
政策发布:《天津市机器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河北
企业布局:唐山开元、中信重工、廊坊星润、香河皓达、双威智能、科斯特、康德重工等机器人企业
政策发布:《河北省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措施》
陪伴机器人在中国老年人群中的潜在市场需求为4200亿人民币,未来中国陪伴机器人(含桌面级、宠物级、表情陪 伴机器人)的售价将会在0.5-6万元区间
机器人产品在技术上趋于同质化,难以形成明显的差异化竞争优势;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仍需突破,限制产业进一步发展;部分国产机器人品牌在G端市场表现相对薄弱
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化,精度和柔性制造能力方面持续提升;服务机器人已具备独立完成清扫、引导、配送、陪护等复杂任务的能力;特种机器人胜任定位导航避障跟踪场景感知识别行为预测等复杂工作
机器人技术将加快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形成智能化,网络化的机器人系统;机器人企业将与服务提供商等建立更紧密的跨界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机器人产业整体保持稳步上升;工业机器人方面产量已达46.6万套,同比增长13.3%;服务机器人方面服务机器人方面量达到871.2万套,同比增长18%;出现更多细分市场和个性化产品
在机器人执行具体任务时候,需要解决准确性和实时性问题,Al 在机器人的任务和步态规划是其中大的难点之一,其他的比如人形展厅迎宾机器人行动的速度,步幅,稳定性和路径规划也都是难点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0.17亿美元, 到2030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51亿美元,2024-2030年CAGR 将超过56%,人形机器人销量将从1.19万台增长至 60.57万台
报告深度揭晓了过去一年中具身智能L域所迎来的六大科技前沿热点,具体包括具身智能灵巧操作大模型、空间智能、人形机器人、大规模仿真训练平台、触感灵巧手、具身智能导航大模型等
合成数据模型走向深度进化拓宽数据合成的应用边界;多模态合成能力不断突破为复杂场景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强化学习与合成数据逐渐融合发展
上下文窗口长度扩展,提升全局能力,可一次性处理数十万单词或汉字;知识密度增强,储存更多知识,MoE 混合专家架构能够容纳更多知识,准确刻画任务
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达到 6233 亿美元,同比增长 21.5%;超过 80%的企业将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 API,或部署生成 式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序,人工智能投融资金额达316 亿美元
Agent 的引 入,实现了复杂任务的自动化执行与智能决策,多模型编排则有效解决了单一模型局限性问题,大小模型协同机制,J大增强了模型的知识推理与生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