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前景与核心价值
市场规模:
电子皮肤市场2024年约63亿美元,预计2034年超300亿美元(CAGR 17%)。
人形机器人销量2024年预计1万台,2030年增至61万台/年,推动电子皮肤需求。
应用场景:人形机器人(触觉、交互)、医疗健康监测(生理指标)、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假肢(外观与感知)等。
核心价值:模拟人类皮肤的触觉、温度、湿度感知,提升机器人仿生能力与交互体验。
二、核心技术:柔性传感器
技术路线对比:
电阻式:工艺简单、成本低,但宽量程信号一致性不足(国产材料可靠性待提升)。
电容式:灵敏度高,需复杂电磁屏蔽。
压电式(PVDF材料):动态信号响应优,国产化成熟。
光电式:高分辨率,但光学系统成本高。
霍尔效应:需外部磁场,应用场景受限。
主流选择:电阻式(短期产业化)与压电式(动态性能优)。
制造工艺:
丝网印刷(成本低)、蚀刻(高精度)、3D打印(复杂结构)为主。电阻式+蚀刻工艺适配规模化生产。
材料与壁垒:
电极材料:导电油墨/金属靶材(国产替代加速,如江丰电子)。
柔性基材:PI/PET薄膜(日韩企业主导,国内瑞华泰等突破)。
壁垒:材料耐久性、微米J工艺、传感器算法与专利布局。
三、重点企业分析
福莱新材:
集成式供应商,电阻式技术+蚀刻工艺,布局微米J封装材料。
中试产线建设中,与灵心巧手合作开发42自由度灵巧手样品。
汉威科技:
气体传感器龙头,布局柔性压阻/压电/电容技术,缺表面材料(潜在并购方向)。
产品性能:超薄(<0.3mm)、高密度(100传感点/cm²)、快速响应(<1ms)。
其他企业:
柯力传感
:六维力传感器用于机器人关节,技术壁垒高。
麦格米特
:MFS柔性光纤传感器(抗干扰强,2019年量产)。
祥源新材
:提供发泡材料(压电层),合作下游传感器厂商。
四、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
:影响机器人产业链投资。
技术替代
:主流技术路线未定(如光学/压电式潜在颠覆)。
产业化延迟
:材料工艺瓶颈或项目落地不及预期。
需求波动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度存不确定性。
五、投资建议
短期
:关注电阻式技术主导企业(福莱新材)及材料国产替代(瑞华泰、江丰电子)。
长期
:布局全产业链能力(如汉威科技)与高精度传感器(柯力传感、麦格米特)。
风险对冲
:跟踪技术路线演进及头部企业合作动态(如机器人整机厂商绑定)。
核心结论:电子皮肤赛道技术迭代快、市场空间大,具备材料、工艺及算法优势的企业有望率先突围,建议关注产业化进程明确的头部标的。
附件:从柔性传感到人形机器人触觉革命,2030年增至61万台/年,推动电子皮肤需求;电子皮肤赛道技术迭代快、市场空间大

专用机器人是3自由度/千平方米;面向物品运输,地面 清洁等单一任务;类人形机器人是300自由度/千平方米;人形机器人是30000自由度/千平方米,对人机交互体验要求较高的 场景
机器人自动化为提升组件打磨工艺的效率和成本效益提供了巨大的潜力,机器人自动化为推动电子制造业的竞争力和成功提供了一种已经验证的解决方案
AI Agent 是交互的载体和入口,将集成,统一各类 APP 的入口,成为操作系统级别的超级APP,人机交互变革带来新商业模式,多模态输入、自然语言交互将大大降低软件应用门槛
共分为 7个部分,首先明确了工业机器人的统计范围,并从工业机器人分类标准,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历程及政策分析,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上游核心零部件,以及下游典型应用行业等六大内容
人形机器人在实验室环境中表现出了强大的自主决策和精确操作能力,自主行走和动态平衡能力,使得其能够在实 验室复杂的地面环境中稳定行走和完成各类任务
首代泛化具身大模型机器人银河通用G1,具备泛化识别抓取及3D视觉导航能力,处理高度超过两米的物品,覆盖更广工作空间,掌握了开柜子,开抽屉,晾衣服等泛化操作技能
CyberOne 搭载小米自研的Mi-Sense深度视觉模组, 可以对人脸、肢体动作等外界环境进行感知, 三维重建真实世界,感知 6 类 45 种人类语义情绪,分辨 85 种环境语义
首款轮式人形机器人水星Mercury,将具备⾝活的机械结构,强大的机器性能和更便捷智能的部署,通过稳定高效的轮式设计结合成熟的双臂+视觉应用,带来全新改变
特斯拉引领全球人形机器人浪潮,率先于汽车工厂应用验证实用性,指尖触觉传感器与足部力传感器的应用成为核心亮点,能够实现二指拿鸡蛋等动作
人形机器人的互动能力使其在商用服务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以通过编程来促进机器人与人类的互动 ,目前展览讲解及科研场景已经落地
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能力有限,真正应用需针对环境特点调整自身运动控制及任务执行能力,人形机器人本体安全防护能力、复杂任务智慧生成与高精度操作 能力还需攻克
汽车工厂将为最先落地的应用场景,适合人形机器人实训获取高质量训练数据;传感器技术与人形机器人技术相通,技术接受度高,双方合作实现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