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传统车轮的机器人只能有两个自由度的运动,所以在运动学上,它等价于 传统的陆上车辆。然而,具有全方位轮的机器人有3个自由度运动的能力,即沿着 平面上x 轴、y 轴以及绕自身中心旋转的运动能力,这充分增加了机器人的机动 性。本节将给出这种全方位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
全方位轮种类很多,本节以图3-1-4中所示的全方 位轮为例进行讨论,它的组成是在轮毂的外缘上设置有 可绕自己的轴旋转的辊子,且均匀分布于轮毂周围,这 些辊子轴线(E) 和轮毂轴线(S,) 的夹角a 为90°。该麦 卡纳姆轮由双排自由滚动的辊子组成,使得轮子在地面 滚动时形成连续的接触点。而在运动时轮毂是驱动机 构,辊子是从动机构,因此在本节中主动轮由图3-1-5 所示车轮轮毂与边沿辊子组成,从动轮为车轮辊子,主 动轮、从动轮与地面接触点均为辊子与地面的接触点。
由于全方位轮的结构特殊性,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可以由不同数量的全方位轮组成,理论上说可以由大于2的任意个轮子组成,但从可控性以及经济性方面考 虑,常见的有3轮、4轮组成。由不同数量(K) 个全方位轮组成的全方位移动机器人 有着不同的运动性能,K(K≥3) 越大,振动越小;但同时带来了许多机构上的问题,比 如在不平地面上运动,当K≥4 时需要加弹性悬架机构来保证每个轮子都与地面接 触。如何选取合适的K 值以获得需要的运动性能,需要对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建模。
设全方位移动机器人由K 个全方位轮以一定的角度安装于本体上,图3-1-5(a)
所示为机器人第;个轮子的相关参数,其中,S, 和E, 分别表示轮毂和辊子转速的 负方向;T, 和F, 分别表示轮毂和辊子中心的线速度正方向;k, 表示经过轮子中心 垂直于地面的方向;O, 为第i 个轮子的中心;P, 为辊子的中心;Q 为辊子(或车轮) 与地面的接触点;θ和 ∮,分别表示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R 表示轮子轴心到接触 地面的距离,也即全方位轮的半径;r 为从动轮的半径。
在不考虑运动性能的情况下,全方位轮可以以任意角度安装在机器人本体上, 图3-1-5(b) 所示。其中,机器人中心C 到轮子中心O. 的矢量为d.,d, 与 x 轴的夹 角为β.轮毂转速负方向S, 与r 轴夹角为γ,。以上各参数确定后,全方位轮的安装 方式便可以确定。
![]() |
机器人底盘 Disinfection Robot 消毒机器人 讲解机器人 迎宾机器人 移动机器人底盘 商用机器人 智能垃圾站 智能服务机器人 大屏机器人 雾化消毒机器人 展厅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底盘 具身智能教育机器人 智能配送机器人 导览机器人 |